《金木水火土》第一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想象等方式理解課文,練習朗讀。
2.學習“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一句。
3.認識田字格和筆畫橫,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會寫“一、二、三”。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范讀,學生傾聽。學生回答聽到什么。
2.出示課文,逐句朗讀。學生自己嘗試讀一讀?梢圆捎酶鞣N形式朗讀,如按順序讀、倒序讀、打亂讀、“開火車”讀。
3.指名學生朗讀。重點正音,把生字“三、四、上”讀正確。
4.引導學生選生字把課文補充完整。
一二三( )( ),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 )( ),
日月照今古。
二、學習“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1.出示阿拉伯數字的1~5,與漢字的一至五進行對照,還可以出示畫著不同數量(少于5)動物的圖片,讓學生數一數,幫助學生理解字義。
2.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理解“金木水火土”。
木:出示樹木的圖片和象形字,告訴學生“木”指的就是樹木,說說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頭做成的。
水:出示水的圖片。水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引導學生說說水的用處。
火:出示火的圖片,引導學生說說火的作用和危害。土:出示土的多種形式,了解植物生長需要土壤。
重點理解“金”,出示各種金屬制品圖片,了解“金”可以泛指金屬。
3.小結: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中最基本的事物。
三、學寫筆畫,練寫生字“一、二、三”。
1.教師講解田字格。
(1)出示帶有“上”字的田字格,教師講解田字格的作用,目的在于書寫的工整美觀。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字,字要寫在田字格的中間,上留天,下留地。
(2)引導學生識記“橫中線、豎中線”。教師帶領學生跟讀田字格拍手歌。
2.講解筆畫橫。
講解:中國字又叫作方塊字,它由一筆一筆的筆畫組成,每個筆畫都有自己的名稱。引導學生說一說“一、二、三”中的筆畫。跟讀筆畫名稱“橫”。
3.學寫漢字“一、二、三”。
(1)出示田字格中的“一、二、三”。講解:寫字要注意寫字姿勢、寫字位置、筆畫筆順。
教師講解寫字姿勢,分兩步邊講解邊示范。執筆時大拇指和食指臉對臉,中指指節抵后面。執筆位置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桌面一尺。寫字要一筆一筆寫。
教師帶領學生書空。
(2)引導學生從書空“二、三”中了解寫字時筆順是有規律的:從上到下。
(3)學生嘗試寫漢字“一”。教師范寫“一”,邊寫邊說書寫橫的要領。學生嘗試寫漢字“二”,教師重點指導上橫短,下橫長。學寫漢字“三”,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比較三橫的長短有區別,強調中間一橫最短;三橫之間要等距。
(4)在學生寫完一個字后,教師要進行及時點評,學生再練習,爭取一個比一個寫得好。
《金木水火土》教學片段
◆多元化識字,夯實識字基礎(教學重點)
師:七個生字不一樣,仔細瞅瞅,有的地方還挺像。你們也來看一看!
生1:我覺得“一、二、三”長得像!它們可能是三胞胎,因為它們都只有“一”。(學生不知道“一”的筆畫叫“橫”,用手比劃)
師:你可真是火眼金睛。老師告訴你,這一筆(做橫的動作)叫做“橫”。大家都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一寫“一”,再念一念。
生2:老師,我發現這三個字挺有趣,“一”就是一個“橫”,“二”就是兩個“橫”,“三”就是三個“橫”,又好記,又好寫。
生3(迫不及待):老師,我發現這三個字雖然都有“橫”,但是不一樣,有的長,有的短。
師(豎起大拇指):真了不起,同學們,快用我們明亮的眼睛仔細看一看這三個字,到底哪一橫長,哪一橫短。
生4:老師,“二”上面的橫短,下面的橫長。
師:看得準!大家和他一起書空——“二”第一筆橫短,第二筆橫長。(學生集體書空)
生5:老師,“三”上面的兩橫短,下面的橫最長。
師:再仔細看一看,上面的兩橫一樣長嗎?
生(仔細觀察)
生5:老師,我這次看明白了,上面的兩橫也不一樣長,第二橫比第一橫略短一點。
…………
賞析:“一、二、三”三個字看似簡單,卻會在學生的書寫中呈現不同的難度。比如,三個橫的不同長短就是書寫的一個難點。本片段中,教師以“七個生字不一樣,仔細瞅瞅,有的地方還挺像”引發學生細致觀察的興趣,“一、二、三”集中對比,又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橫上,教師在學生觀察交流之后的有效點撥,可以使學生的觀察更加深入、細致,充分夯實了學生識字觀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