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時”“候”“覺”等11個生字,會寫“自”“己”“衣”3個生字。掌握3種偏旁“彳”“亠”“忄”。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要學會正視自己,知道什么時候自己很大,什么時候自己又很小。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所學生字,能夠按筆順準確、規范地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批注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每天早上爸爸媽媽送你們上學的時候,當你們看到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們自己來上學,有沒有很羨慕呢?(生答:有)
2.師:那個時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要是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樣大多好啊!)
3.師:為什么呢?(因為我再大一些,爸爸媽媽就不用每天辛苦送我上學了。)
4.師:有一個小朋友啊,他也和你們一樣,有時候能自己系鞋帶、穿衣服時,他覺得自己很大;但是有時候呢,夠不到按鈕、害怕打雷時,他又覺得自己很小。這節課我們一起去認識這位小朋友吧!
二、看圖讀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畫出課文生字詞,多讀幾遍。
2.讀一讀,標出自然段序號。
3.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你能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嗎?(引導學生結合插圖說一說。)
4.不明白的地方用橫線畫下來,并向老師請教。
三、動動腦筋,學習生字
1.看拼音讀詞語。(課件出示重點詞語)
2.課件出示課文生字(去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
3.認讀這些生字,并給這些生字找朋友。(口頭擴詞練習)
4.巧識字形。
(1)師: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能很快記住這些字的字形嗎?
(2)四人小組討論識記方法。(鼓勵學生結合字形和字義巧識巧記。)
(3)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你是如何記住的,匯報交流識記方法。
(比一比:己—已自—目)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批注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本課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認讀情況。
2.出示課件“圖圖上小學了”。
3.師:同學們,圖上這個孩子叫圖圖。你們看一看,圖圖在做什么?
4.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然后看圖說話。
5.師:圖圖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大;但是有時候呢,他又覺得自己很小。為什么呢?我們一起再看一看課文,找找原因吧!
二、學習課文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思考問題。
2.指名回答。
(1)文中一共講了幾件事?(4件事)
(2)“我”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大?(自己穿衣服、系鞋帶)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小?(夠不到按鈕;聽到雷聲喊媽媽。)
(3)為什么“我”希望自己不要長大?預設:(長大后,父母會漸漸變老……)
(4)為什么“我”又希望自己快點兒長大?引導學生從長大后能自己做或幫助父母做很多的事等方面作答。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小組交流合作解答疑問。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什么時候你覺得自己很大?什么時候你覺得自己很小?(學生自由交流,發言)
三、指導寫字,體驗成功
1.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字,采取多種形式認讀。
2.自主記憶生字。
3.仔細觀察生字書寫筆順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得好看。
4.指導書寫,教師范寫個別難寫的字。(學生自由練寫,師針對個別指導。)
[教學板書]
10大還是小
大小
自己穿衣服、系鞋帶夠不到按鈕,聽到雷聲喊媽媽
不要長大,快點長大
[教學反思]
本節課老師采用多種形式創設情境,學生始終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讀、說、演、編,師生、生生互動,教師教得輕松愉快,學生興趣濃厚,這樣就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