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是由我們一年級語文組給大家帶來一節習作課。首先,由我來給大家說明一下我們這節習作課。我們現在使用的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我們面對的是一年級的孩子,在新教材中實行了認寫分開,要求學生多認少寫,并且在這個學期中,學生只要求認識400個常用字,會寫其中的100個筆畫簡單的字。所以,如果我們想讓他們和高年級的學生一樣展示一節高水平的說寫兼會的寫作課,那可能是他們做不到的,所以我們認為,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首先應當讓學生學會說,說好每一個詞,說好每一句話,這樣才能為他們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今天將由鐘秀華老師為大家展示一節口頭作文課。
今天我們口頭作文課的課題是:《小兔運南瓜》。《小兔運南瓜》是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一冊語文園地六中的口語交際。本課有三幅圖。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邊望著大南瓜想:怎么運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經運到家,兔媽媽奇怪地問小兔是怎么運回來的,小兔平靜地告訴了媽媽。小兔究竟怎樣運南瓜,第二幅圖空缺,留給學生想象。
這一課的教學就以第二幅圖為重點,它為我們提供了空白點,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想像,加以填充,以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我們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
1.學習按順序觀察幾幅連續的圖畫,培養觀察能力。
2,動腦筋想出小兔把南瓜運回家的辦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3,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把想到的辦法串到圖中說一個完整的故事。4、能用普通話講小兔運南瓜的故事。
5、能用普通話講小兔運南瓜的故事。
6、講故事時態度大方,聲音響亮。
教學難點:
1.看懂每幅圖的圖意,把幾幅圖的內容聯系起來。
2.學習小兔善于動腦筋,勤于思考問題的好品質。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一個好的情景導入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激趣,引發學生說的愿望和激情。沒有一個孩子是不喜歡小動物的,沒有一個孩子是不喜歡聽故事的。所以我們一開頭就用課件出示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白兔,讓孩子們一見就喜歡上它,并跟孩子們說:“孩子們,今天鐘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瞧,它是誰呢?(生小白兔)孩子們,快跟小兔打個招呼吧。這時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到了這個新朋友的身上,肯定對它的到來感到很好奇。接下來,老師馬上就告訴孩子們,今天,老師就要跟孩子們講個關于小兔的故事。說到這里,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會靜靜地等待老師講這個有趣的故事,學生的積極性也馬上調動起來了。
一、創設情境,引出主題
1、老師繪聲繪色的講故事:從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著小兔子一家。春天的時候啊,兔媽媽帶著小兔在一塊地上種下了南瓜。秋天到了,果實成熟了,兔媽媽想熬些粥喝,就讓小兔去地里摘南瓜。(這時老師會邊把小兔的貼圖出示在板書上)小兔蹦蹦跳跳地去了,來到南瓜地里一看,哇!小兔高興地跳了起來。(出示帖圖大南瓜)
2、為什么小兔會跳了起來,師出示課件,并由師提問:你們瞧,這是一只怎樣的大南瓜。誰能用“小兔看見了一個又——又——的南瓜。”說一句話。這時我們為了學生能更直觀的了解南瓜,我們也特意準備了一個真的大南瓜。讓學生去摸一摸,抱一抱,真實的感受了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的大南瓜,有了這么一個活教材,相信我們的孩子一下子就會把想到的好詞好句都倒出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達到了一個新高潮。
3、學生說完南瓜,接著問題也就出來了,“小兔看著這又大又圓的南瓜,心里會想些什么呢?”(有的學生會說,這么大南瓜,小兔這么小,它怎么能運回家呢?)
師:是呀,兔子小,南瓜大,小兔要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家的確不容易。(板書運)
二、觀察第三幅圖,了解結果
1、出示第三幅圖,師提問,小兔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了家,兔媽媽的眼睛都瞪大了,兔媽媽會怎么說呢?師指名學生說一說,想像兔媽媽對小兔說的話。
三、展開想象,表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