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圖文結合,學懂課文內容,懂得詞義。
(二)知道小貓的錯誤是:看別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不動腦筋,把事情做壞了。
(三)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練背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圖文結合,讀懂課文內容,明白小貓為什么會做錯事的道理。
(二)練背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讀詞語卡片:種玉米地里花生很多他
(二)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詞義。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學習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表述圖畫的意思的。
2.學習第1自然段。
(1)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講了誰的事?
(2)讀讀哪部分表述的是第一幅圖的事?(指名讀)告訴學生這叫前半句話。
(3)前半句講了誰?(農民)把什么東西種在什么地方了?(把玉米種在地里)師述:前半句告訴我們誰、把什么東西種在什么地方?
①“種”在這是什么意思?看圖說一說。(翻土、挖溝、播種、蓋土)板書:種
②農民把什么種在地里了?(玉米)
③種的“玉米”和收的“玉米”是不是一樣的東西?(種的是玉米粒,收的是玉米棒子)板書:玉米
④讀讀前半句。
(4)讀一讀后半句,想想后半句說的是誰?怎么樣了。(農民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①后半句課文里有“農民”兩個字嗎?(這是半句話,跟前半句合起來是一句話,前半句話里有誰(農民)就可以了,后半句是接著說的,說的還是他<農民>)
②后半句講的是在什么季節,誰收到了什么。板書:收很多玉米
③“很多”是什么意思,看圖說說。(“很多”在圖上畫的筐里玉米已經裝得滿滿的了,地里的玉米桿上還長著許多沒有掰下來的)
師述:在春天播下種子,到秋天就可以收到許多的玉米,農民心情怎么樣?
(5)讀一讀第1自然段,讀出農民的高興心情來。
(6)練習背誦。
①根據問題練習背誦。
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講的誰把什么種在地里,到了什么時間,收了什么?這種背誦形式與填空背誦一樣,但是難度比填空背誦大。
②根據板書練習背誦。
農民種玉米收玉米
這種背誦形式比上述兩種都難一些。
3.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自讀課文。
(2)看圖,讀文,回答問題。
①第2自然段與哪兩幅圖相對應?
②這段話中有哪些詞語與第1自然段不相同?(“花生”與“玉米”)
③前半句講了誰?在干什么?(讀文自己說說)在什么時間種花生?
板書:農民種花生
④農民怎樣種花生?(進一步理解:“種”字)
⑤后半句講的誰?到了什么時間?收到了什么?
板書:到了秋天收花生
⑥農民怎樣收花生?(看圖說說)
⑦讀全句話,問:句子中的兩個“花生”各指什么說的?(農民種的“花生”是花生米,收的“花生”是花生果)種的是種子,收的是果實。
⑧農民收的花生“很多”,看圖說說怎樣多?(農民叔叔身邊的筐里裝滿了花生果,地里還有很多沒有刨出來的)
⑨讀課文,讀出農民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悅心情。
4.練習背誦課文。
(1)第1自然段會背了,這個自然段只要把“花生”這一詞語換成什么就行了?
(2)自己背一背,指名背。
5.總結兩段,讀課文,回答問題。
(1)農民在什么時間,把什么種在地里,到了什么時間,能收到什么?
(2)農民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很多花生”?(春種—秋收)
6.學習第3自然段。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