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學反思【1】
課文導入由一個問題和看圖說話構成,先問同學們有沒有去過農村,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消除了陌生感。然后出示課文插圖,讓學生按由近到遠的順序說一說圖上的內容,一來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二來讓學生自己也對新農村有了一次情感體驗。
朗讀和學習生字合為一個部分。我就朗讀設計為我問學生以課文答,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朗讀能力也鍛煉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優秀的朗讀水平表現出來,學生投入的熱情非常高。在教學生字的時候,我放棄了原來煩瑣的分析結構偏旁的教法,先出示帶有生字的新詞,讓學生帶讀,然后只留下生字,掛在蘋果樹上,開火車認讀。這樣我就將朗讀課文和學習生字分成了三個小點:①讀新詞②“摘蘋果”游戲③個別朗讀。
接下來進入了教學的重點部分:感受新農村小學堂的美。我以“青青的瓦”為突破口:①了解什么是青色②在圖上找“青青的瓦”③體會“青青的瓦”美在哪里④比較“青青的瓦”和“青的瓦”體會疊詞的美⑤找“青青”的事物,感受他們的美。然后以此為射點,散到“白白的”散到“寬寬的”散到“大大的”體會他們的美。然后進行了一個句式的練習:學會將課文的句子倒過來說。最后拓展延伸有2個部分組成:①用疊詞的形式說說學堂周圍的樹、山等景色,并能倒過來說。②展示本學校的圖片,模仿課文編兒歌。最后學寫“了”和“子”。這清晰的步驟,既讓我可以順利地實施我的教學計劃,達成我的教學目標,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清楚這節課學了些什么,并且學有所得。
在課外拓展方面,我設計了( )的樹,樹( )的這樣類似的幾個句子,一是豐富學生的語言,能夠讓他們以后能用不同的句式更清楚地表情達意,二是延長他們的視線,不要因為課文主要是贊美新農村學堂的美而把視線定格在那里,放寬視野,能發現更美的。
布置學生下課后之后我讓學生觀看了自己學校幾個比較有特點的場所,并在我的提示下為我們自己美麗的校園寫一首小詩,因為是自己熟悉的事物,所以學生非常有興趣,小手林立,而且語言也用得非常貼切。通過編小詩,學生不僅能將課文中的語言進行運用,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而且也通過對自己學校不同角度的認識,增強了自豪感。這里拓展部分的兩個內容,學生都完成的不錯,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也順利地實現了《課標》里提出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層次的目標。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學反思【2】
一、 在教案中體現“周密”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能上好一節課,自己反復閱讀課文,查閱了很多資料,翻閱了很多教案,認真鉆研教學參考書。反復琢磨作者寫作的出發點。備課做到從簡單到復雜,再到簡單,做到手中無教案,而心中有教案的程度。備學生做到置于學生的位置,可能會怎樣讀,怎樣問,甚至學生思維擴散的程度。如:當老師說在這些房子中,為什么是學校最漂亮?可能會有學生說她覺得學校不是最漂亮的,等等……。盡量在教案中體現周密。
二、 在課堂中體現“活躍”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應像電視節目主持人一樣,有開放、活躍的思維。讓課堂成為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培養學生“異想天開”的敏銳的創造力。為此,我反復設計教學步驟,讓教學環節環環緊扣,力求突出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讓每一環節都為完成教學目標服務。如:爭奪紅旗的四人小組的合作學習、同桌互讀互評、開火車讀字詞、精彩插圖的欣賞、邊拍手邊朗讀課文等等……,處處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三、 在教師語言中體現“幽默”
幽默是體現一個人的睿智,豁達的價值觀、人生觀。教師在課堂上擁有幽默的語言,就擁有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的興奮劑。如果一節課設計得很完美,課堂結構很流暢,但,學生學起來卻很被動,毫無興趣可言,甚至是在昏昏欲睡中完成教學任務。那這樣的課又怎能說是一節好課呢。所以,我認為,看一節課是否是好課,首先是看學生學得是否高興,是否快樂。
但是課堂教學設計得再怎么完美,也有遺憾的地方。因為我們的學生是有思維的個體,因為課堂本身是個動態生成的課堂,很多問題都是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合作、對話的碰撞中產生的思維火花。課堂上,有些后鼻音韻母沒有重點強調,如:房子的“房”字,學生讀的時候讀成了“fán ”; 學生在站起來組詞的時候,把青青的瓦中的“青”,讀成了“親”——“qīn”的音,課后同事指出來了。這都有待于今后去改進。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學反思【3】
一、注重兒童身心發展,倡導體驗學習
根據兒童的年齡,心理特點,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趣味性,創設“新舊農村大對比”、“在表演中朗讀”、“我們也來做詩人,夸夸我們的校園美”、“繪制心目中最漂亮的小學堂”、“為兒歌譜曲”等有趣的內容及環節,激發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從而在活動中親身體驗到兒歌的韻律美、意境美,同時達到調節兒童單調、緊張、厭煩的學習情緒,又鞏固知識的目的。
二、注重自主發展,倡導探究學習
新的課標倡導新型的學習方式──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獨立地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首兒歌的教學通過讓學生讀文后,提出自己的疑難,再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環節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地帶著疑難在活動中有目的地進行活動,探究,發現問題,找到答案,從而達到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之目的,體驗到探究中獲得新知和能力的樂趣,激發全體學生潛意識地形成自主探究意識和探究習慣。
三、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倡導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動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它不僅有利于發揮集體的智慧,解決學生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且培養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多次讓同桌、四人小組、師生之間展開討論、交流,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通過小組的學習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同時,學生思維積極,思路開闊,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