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點。4幅圖色彩鮮明,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詩歌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朗朗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
二、教學目標
1.認識 11個生字, 4個偏旁:月、雨、口、禾。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粗略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4個季節,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11個生字, 4個偏旁:月、雨、口、禾。
難點:粗略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4個季節,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四、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美麗的圖畫,你們想看嗎?
(出示不同季節的圖片)
師:(連續出現課文中的4幅圖)這4幅圖分別畫的是什么季節?怎么看出來的?用簡短的話說一說。
生:我看見小草,那是春天。
生:有荷葉的是夏天。
生:我看見了彎彎的谷穗,那是秋天。
生:我看見了雪人,我知道是冬天。
師小結:這4幅有趣的圖和幾句優美的文字組成了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板書課題:四季)
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了解課文內容。
(二)探究新知
1.初讀課文。
師范讀課文,生認真傾聽。
2.生自讀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把生字用圈畫下來。注意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次。
(2)師出示課文中的生字,這篇課文中有不少生字,都會讀了嗎?(課件展示生字)你會讀哪些生字,讀給同桌聽聽,并說說你怎么記住這個字。
【設計意圖】鼓勵合作認讀生字,交流識記方法。
生:我記住了對錯的“對”,又+寸=對。
生:我記住了葉子的“葉”,口+十=葉。
師點評識字方法“合一合”。
生:我記住了“就”字,“驚”字去掉豎心旁,右邊加上“北京”的“京”,就是“就”字。
師點評識字方法“換一換”。
生:“雪”的上面是個雨字,下面是一個倒山。
師:隨機出示生字卡片。“雪”上面的“雨”字就是“雪”字的偏旁,它叫“雨”字頭。
生齊說:“雨字頭”。
…………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在認識生字的同時認識新偏旁。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熱情。
(3)剛才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生字朋友,現在來考考大家,看看你們記住了沒有,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
指名朗讀課文。
(三)初讀讀課文,了解內容
師帶讀,生自由讀。
【設計意圖】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師:同學們剛才美美地讀了課文,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每個季節美嗎?
生答略。
師:是呀,每個季節都很美,我們要更加熱愛我們的環境,保護好我們的環境,讓她變得更美。
【設計意圖】感受每個季節的美,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四季》中的生字和4個偏旁,大家還記得嗎?
【設計意圖】鞏固本節課學習內容。
《四季》教學反思
《四季》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中課文的第二課,它以兒歌的形式,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詩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在教學時,一定要
“巧用教材,活用教材”,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地讀,積極主動地說,有個性創造地演,把課標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這一理念落到實處。
一、 在情境中學文,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課堂上我依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了一個富有童趣的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了一個充滿幻想的世界。一開始我創設情境,介紹大自然媽媽以及四位漂亮的女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欣賞春夏秋冬的四幅圖,欣賞圖片;接著讓學生讀準讀通兒歌,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哪個季節和喜歡的理由,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情感體驗拉近與課文之間的距離;最后學文時讓學生學會了兩種朗讀方法,想象讀和表演讀,這樣能讓學生很有興趣的讀,在讀中又能掌握了朗讀的方法。
二、 在情境中識字,提高生字的復現率。
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創設情境引導孩子去讀:帶著拼音跟生字寶寶打招呼、去掉拼音開火車讀、摘桃子游戲。在讀的過程中漢字不斷地自然復現,每次的出現又有一定的層次隨語言環境整體自然復現,無意中使漢字得到鞏固。
三、重視學法 ,學以致用。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 我在上課時著重從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一是在識字時讓學生利用生字魔方小組合作學習生字,然后全班交流總結方法,對識字方法進行總結,并板書,如編兒歌,加一加,形象識記等方法。二是在指導課文朗讀時,讓學生先觀察教師朗讀時的表情,然后總結,這就是想象讀;接著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演,并告訴大家這是表演讀。
設想得總是比較好的,實際操作時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學生第一次到多媒教室上課,比較新鮮,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在學生開火車讀生字時,居然有個學生不敢站起來讀,這讓我覺得很為難。由于課堂沒把握好,預設中有一個環節沒來得及進行,即以說促讀,說中激情。
《語文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認知,因此我在預設中是讓學生欣賞完大自然媽媽禮物后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四季還有什么會說,也來模仿課文寫一首小詩,例如:“桔子紅紅,它對人們說我是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