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目》教學設計及點評

發布時間:2017-10-25  編輯:林儀 手機版

  《口耳目》教學設計及點評

  【設計意圖】

  努力挖掘漢字本身蘊涵著的豐富的文化信息,力求體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嘗試學習,合作學習,激發學習漢字的興趣,引導學生發現象形字的構字規律,初步了解和學習識記象形字的識字方法,體驗學習的成就感。

  【教學目標】

  1.認讀12個字,學會寫“十、木、禾”3個字,認識3種筆畫。

  2.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規律,能根據字形理解字義。初步了解識記象形字的識字方法。

  3.激發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本課生字相對應的古文字、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識字,讀準字音

  1.我們許多小朋友已經認識不少字了,今天來比一比誰認識的字多。

  出示漢字:口、耳、目、日、月、火、羊、鳥、兔、木、禾、竹、魚、石、網、刀、立(每人發一張寫有生字的紙條)

  你認識嗎,你是怎么認識的?請你拿出筆,在紙上圈出你認識的字,讀一讀,再把這些你認識的字讀給同桌聽,互相教一教。

  (教師了解學生對各個生字的學前情況)

  2.誰來讀讀你認識的字,還可以給它找個朋友。他讀對了,大家就跟著讀一讀。

  (學生讀一個,課件中就出示拼音,同時生字閃一閃。)

  教師重點點撥正音:“竹”翹舌音;“木、目”讀“mù”不能讀成“mò”。

  3.采用各種方式認讀生字,重點認讀課前學生認識不多的字。

  4.剛才,老師發現大多數同學都認識“口、日、月、火、木、羊、鳥”這幾個字,讀得特別好,你們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

  ( 平時在電視上看到的,在廣告牌上看到的,在識字卡片、圖書上看到的……)

  是呀,我們平時可以在放學的路上認識許多字,也可以在看電視的時候認識一些字。這樣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能學到很多字了呢。

  [點評:就識字而言,當今社會多渠道的信息資源使我們的學生在入學前已不再是白紙一張,許多學生都能認一定數量的漢字了。因此,“每人發一張寫有生字的紙條,在紙上圈出你認識的字,讀一讀。”這一環節的設計就充分利用這一資源來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加之學生的好勝心強, “把這些你認識的字讀給同桌聽,互相教一教。”在互相攀比中更是激發他們的成就感,促使其主動學習。同時又能幫助教師了解學情,更好地把握學習的起點,突出重點。并讓學生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引領學生利用生活積累認字,有意識地到生活中去學語文。]

  二、探求規律,了解形與義的聯系

  1.出示:口、目、日、月、火。

  我們祖先最早造出來的漢字并不是這樣的,(課件出示古文字)這就是它們最早的樣子,你能通過觀察給它們配成對嗎?

  現在請每個小組拿出1號口袋,把生字一個一個擺在桌上,再拿出2號口袋的字,給這些字找找朋友。

  [點評:小組合作學習的步驟清晰,有助于指導學生如何有序開展小組學習。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分別給生字與古文字找找朋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配成對的過程中關注字形的相似點,初步感知漢字的演變。]

  2.小組反饋,以“目”為例,重點點撥。

  (1)理解字義。“目”是指什么? (課件出示眼睛圖片)是呀,“目”就是指人的眼睛。

  (2)了解字形。(課件出示古文字“目”)你發現了什么?(字形與眼睛很像。有眼珠和眼眶)

  (3)了解字體的發展。(課件出示:將古文字與事物進行重疊)隨著人類的進步,為了書寫的方便,“目”的字形就逐步發生了變化。(出示“目”變化的系列字體)“目”就是這樣慢慢地變化而來的,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對,“目”外面的部分就表示我們的眼眶,里面的兩橫就是我們眼珠的輪廓。

  (其余四個生字在學生反饋中課件隨機出現圖片與演變過程)

  3.小結:真有趣,原來有些字最早的時候就是根據這一事物的樣子或者特征造出來的,我們看到這個字,就會想到這一事物,從而也就知道了字的意思了。

  [點評:這一設計充分利用課件的形象性和動態效果,以圖片來揭示字義,以字與事物的重疊來揭示象形字的特點,以從古到今的系列字體來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從而讓學生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規律,初步領悟認記象形字的識字方法──看到字,聯想到這一事物,通過事物了解字的意思,并從中感受到祖國文字的豐富內涵。這樣的課件使用很好地起到了教學的輔助作用,有助于教學難點的突破。]

  4.下面我們再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

  出示“耳、羊、鳥、兔、木、禾、竹”這七組生字、圖片、古文字。(同一生字、圖片、古文字為一組)

  (分別發給部分學生)

  (1)請你仔細觀察,找到你們各自的朋友,并按照先后順序排排隊。

  (2)讀讀你們組里拿的字,說說為什么你們3個是朋友,又為什么這么排列?

  5.今天學的這些字和圖形多像呀,像這樣根據事物的形狀、樣子造的字我們就叫它象形字。

  6.漢字中,這樣的象形字還有不少呢,看看課后的“我會連”,請你看看圖,連一連,你能猜讀這幾個字嗎

  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字中哪個字也和它所表示的實物很相像。(如,山、田)

  感興趣的小朋友回去再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你認識的字中還有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實物很相像,下節課我們來交流。

  7.再來讀讀課文中的生字:齊讀、開火車讀,小組間抽讀。

  [點評:這一環節采用“生字、圖片、古文字找朋友”的游戲,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展開學習,在“我們三個究竟是不是朋友”的爭論中,在誰前誰后的排序中,學生們進一步感悟了這些生字的象形特點,體會了它們的演變過程。這樣,學生們在愉快的游戲中看圖,讀字,記形,充分體驗了學習的快樂。并通過“找一找你認識的字中還有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實物很相像的”的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學習漢字的興趣。]

  三、讀課文,了解分類

  1.讀一讀課文,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嗎?你能給今天的生字分分組嗎?

  2.說說你把生字分成四組的理由。

  (如, 木、禾、竹是植物;羊、鳥、兔是動物……)

  3.自由讀課文。

  [點評: 通過讀課文、看圖片、給生字分組等方式,引導學生發現課文是按器官、動物、天體與物象、植物來分類排列的,在進一步認識事物中了解象形字的形與義。]

  四、學習筆順,指導書寫

  1.出示:十、木、禾。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幾個字?

  (“十”加撇和捺就是“木”;“木”上面加一撇是“禾”。)

  2.你發現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

  3.學習新筆畫:教師寫,學生書空。

  4.自己看田字格,學一學筆順。你發現三個字中的豎有什么不同?

  5.教師邊范寫邊提示書寫要點,學生跟著寫。

  6.展示個別同學寫的字,再針對問題進行指導。

  對照自己的,覺得哪個字寫得不滿意,就再多寫幾個。

  [點評:能抓住三個字的共性,化難為易,利用最熟悉的“十”字,引導學生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字形。注重培養學生自己看帖、自主學習筆順、關注異同的良好習慣,并通過展示評價,有針對性地再次寫字,提高寫字質量。]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揄拍国产 | 日本美女不卡在线 |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午夜福利院视频免观看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