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我們家的男子漢》這篇課文。(教師板書課題和作者)大家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現在請一個同學說說是怎樣預習的。
生:我把課文通讀了兩遍,查了一些不懂的詞語。
師:同學們的預習習慣很好。不過,預習除了讀課文,注意生字詞,高質量的預習還要善于發現問題。大家在預習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問題?
生:課文中“這是一個男孩子,這是一個男人”這句話,我不太理解。
師:這個同學的問題提得很好,說明他預習的時候在用心思考。現在同學們回答這個問題可能還有難度;在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之后,我想這個問題一定能夠解決。黃老師自己在讀這篇課文的時候,也有許多問題。首先我對課文的題目就產生了疑惑:“我們家的男子漢”,是誰的家?
(部分學生舉手)
師:同意后者的舉手。
(部分學生舉手)
師:老師本人認為前者更好,小男孩崇拜爸爸是因為爸爸很能干,希望自己能成為什么都會的男子漢,用前者更加切題。第一個標題大家怎么換?
生1:“用肉湯拌飯可以嗎?”
生2:“那么棒冰可以吃嗎?”
師:當和尚,不能吃葷,退一步,吃肉湯,最后是棒冰,小男孩的提問層層深入,說明他對少年英雄的向往。老師認為“那么棒冰可以吃嗎?”這個最低要求更能體現人物的心理,將他對食物的強烈欲望表現得更到位。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換成人物的語言作為標題,有什么好處呢?
生:(大多數同學)使人物的特點更突出。
師:的確如此。現在請同學再閱讀課文,根據課文對人物不同角度的描寫概括“我們家”的這位男子漢的特點。
生:好吃,崇拜父親,向往獨立,不愛落淚。
師:“好吃”有點貶義色彩,就說是“能吃”罷,不愛落淚也就是堅強,老師簡單板書一下。
(教師板書“能吃”、“能干”、“獨立”、“堅強”)
師:剛才這位同學概括得很好,但是少了最后一部分,這部分的概括確實有一定難度,讓我們一起來思考。有哪位同學愿意試一下?
生:不能自立,依賴大人。
師:這還是男子漢的特點嗎?
生:(搖頭)不是。
師:他認為這部分是寫小男子漢的缺點——不成熟。同意他意見的請舉手。
(一個學生舉手)
師:還有人支持你,說明你不孤獨。
生:我認為是一種追求。
師:追求什么?
生:一種他喜歡的生活。
師:追求的東西得不到怎么辦?
生:沉著應對。
師:很好。小男孩雖然不想回去,雖然對外婆和阿姨十分不舍,但還是果斷地選擇離開,勇敢地面對挫折和挑戰,這可以說是一種理智。有時候我們出于感情不想做某件事,但道理告訴我們必須去做,我們還是去做了。這就是理智。有理智,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也是男子漢的一種品質。
(教師板書“理智”)
師:剛才我們一起歸納了“我們家的男子漢”身上的許多可貴的品質。請大家從這些品質中挑出你認為作為最重要的一點。
生1:堅強,男人都比較堅強。
生2:理智。
生3:獨立,男子漢不能依靠別人。
師:不光不能依靠別人,還要讓別人靠著你。對嗎?
生:對。
生:我認為理智最重要,他能改變你不夠堅強和獨立的缺點。
師:如果一個男子漢光是堅強和勇敢,如果不理智,那也不行,甚致很可怕。
生:沒有理智的強人可能會成為草莽英雄。
師:對,所以相比之下老師也認為理智最重要。學了這篇課文,大家對男子漢應該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定位。請大家拿出一張紙,寫上一句話,說出你心目中的男子漢應該是怎么樣的,可以用文中的原話,也可以是自己的話,語言可以生動形象,也可以富有哲理。
(學生在紙上構思書寫,然后交流)
生:男子漢不流淚,不喊疼。
師:雖然通俗,但很具體,很形象。
師::理智第一,能干第二,堅強第三,獨立第四,理智與能干并肩,堅強與獨立同行。
師:結構工整,富有詩意,也很有哲理。
生:男子漢是家中的頂梁柱。
師:男子漢不僅是家中的頂梁柱,而且是民族的頂梁柱。用了比喻,很好。
生:男子漢的胸懷寬如海。
師:非常好。老師最不喜歡小肚雞腸的男孩子。
生:男子漢,不蠻干。
師:精巧,有意思。同學們都寫得都很好,就不再一一交流了,大家課后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有位同學根據這篇課文的內容,寫了一首小詩《小小男子漢宣言》,既能概括課文的內容,也能表達同學們的心聲。現在,老師把小詩中的一些內容空了下來,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看怎么填。
(展示投影“小小男子漢宣言:我是一個男子漢,自己的事情_______;我是一個男子漢,男兒有淚_______;我是一個男子漢,男子漢_______困難;我是一個男子漢,生活的挑戰_______;我是一個男子漢,生活的責任_______。”)
(學生嘗試填寫并交流)
師:現在老師公布答案,看看大家和那位同學想的是不是一樣。(展示投影”)
小小男子漢宣言
我是一個男子漢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我是一個男子漢
男兒有淚不輕彈
我是一個男子漢
男子漢不怕有困難
我是一個男子漢
生活的挑戰敢直面
我是一個男子漢
生活的責任我承擔
師:下面請大家齊讀這首小詩,注意讀出男子漢的氣概。
(學生齊讀)
師:讀得很好。現在我想問開始有個句子不懂的同學,那個句子懂了嗎?
生:懂了。
師:你能說說對“這是一個男孩子,這是一個男人”這句話的理解嗎?
生:從性別看,從年齡看,他還是個小男孩,可是他已經具有了男子漢的品質,所以又是一個男子漢,一個男人。
師:非常好。文章有很多句子,都有深刻的寓意,大家都要能夠理解。有沒有還不能理解的句子?
生:沒有。(有的搖頭)
師:好。那我要考一考大家。請同學們說說文章最后一段中“這真是比任何文學還要文學,任何藝術還要藝術”這句話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生活比文學更能塑造一個男子漢。
師:還能深入一點嗎?“這”指代什么?文學和藝術的特點是什么呢?請大家看上下文的內容加以揣摩。
生:文學和藝術的特點就是創造和創新,作者認為一個人的成長是一種最了不起的創造和創新。
師:有自己的理解,也很有深度。同學們看前一個句子:“看著他那樣的一點一點長大……這實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了。”這是一個男子漢的在長大,這是一個生命在成長,作者寫這篇文章不僅在介紹他們家中的一個小小男子漢,而且在歌頌一個健康生命的成長。健康的生命,成長的生命,是最最美麗的!我想,作者寫這篇文章和黃老師讀這篇文章有著一個共同的愿望,大家知道這是一個什么愿望嗎?
生:(女生)希望男同學都成為男子漢。
師:不錯,但還不全面。男子漢不是一個性別上的屬性,而是一種精神和品格的體現。我,作者,你們的父母,都希望你們,希望我們所有孩子都能成為男子漢,都具有男子漢的可貴的品質,成為你們家庭的,也成為我們民族的頂梁柱!
好,下課。
生:作者的家。
師:對。是作者的家。可是,既然是作者王安憶的家,作者為什么不說是“我家的男子漢”,而說是“我們家的男子漢”呢?
生:課文中提到的這個小孩是王安憶姐姐家的小孩。
師:哦,原來這個家不是作者的“小”家,而是一個比較大的家,還有作者的姐姐姐夫等其他家庭成員。除此以外,大家再想一想,從表達效果上看,“我”和“我們”有什么不同?
生:“我們”有一種親切感。
師:對。表達出作者和孩子的親切,可是除了親切感呢?——好,我們大家一起來把這個題目讀一讀。想一想,如果要在標題后面加上標點,加什么標點好?
生(齊):感嘆號。(師在題目后面加上感嘆號)
師:下面請一位同學讀一下。
(一學生讀)
師:他讀出了什么感情?
生:自豪感。
師:很好,同學們品味出了其中的自豪感。確實,作者在同外人講述他們家的男子漢時充滿了自豪。
(教師板書:①我們②親切感③自豪感)
師:大家有沒有發現這篇文章在結構上有什么顯著特點?
生:文章除了題目外還有小標題。
師:這些小標題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總結這部分的內容。
師:“總結”這個詞用得似乎不太恰當。總結是相對前面的內容而言,如果是領起后面的內容,我們叫——
生:總領。
師:是的。小標題的作用可以是總領或概括文章某一部分的內容。——但有同學閱讀課文時發現有些小標題不能概括一部分的所有內容,你們有沒有發現不能概括有一部分內容的小標題?
生:有。文章中有一個標題是“他的眼淚”,我認為部分內容有的與“眼淚”無關。
師:哪些內容呢?
生:當這個孩子收到作者的來信時并沒有流淚。
師:大家一起來看這部分內容。我要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和意見。同意這位同學意見的請舉手。
(部分學生舉手)
師:不同意這位同學的請舉手,我們請一位說說你們的理由。
(部分學生舉手)
生:我認為還是同眼淚有關系的。那個男孩看完信后跑進洗手間用毛巾捂住臉,是不想讓別人看見他流淚,他認為流淚是一種屈辱。
師:“男兒有淚不輕彈”,看來這部分內容還是同眼淚有關系的。應該說,本文的小標題,還是都能概括每部分內容的。同學們思考一下,小標題的作用,僅僅是概括一部分的內容嗎?
生:還可以使結構層次更清楚。
生:吸引讀者。
生:使文章更生動。
師:文章的生動,主要依靠語言。當然,有些小標題本身的語言也的確生動。——其實小標題有很多不同的類型,不同的小標題也有不同的作用。而寫人的文章用人物的語言作為小標題,就很有特點,而且有不同一般小標題的作用。本文中人物的語言具有很強的表現力,下面請同學們從文章的每一部分中找出一句你認為最合適的人物語言作為標題。
我們分一下工,第一組和第二組的同學負責一二兩個標題,第三組和第四組的同學負責三四兩個標題,剩下的同學負責余下的標題。反應快的同學完成自己的任務后可以兼顧其他部分。
(學生思考并動手換標題,教師觀察同學們都完成后開始交流)
師:好。現在我們開始交流。從最后一部分開始。誰先說?
生1:我找的是“外婆,你不要我了。”
生2:我找的也是這句,我小時候上幼兒園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想法,用這句話做標題能感覺到小孩的天真。
師:這個同學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對文章的理解相打通,很好。
生:我把“不喜歡”作為這一部分的標題,這句話體現了一種男子漢的氣勢。
師:“不喜歡”三個字,語言干脆,態度鮮明,體現了小男子漢的特點。有不同意見嗎?
生:我認為“我怎么辦呢?”這一句好。
師:大家覺得哪一句好?
生:“不喜歡”。(大多數同學齊說)
師:的確是這一句好,因為最能表現男子漢特點。“他的眼淚”換成哪句話好?
生1:“不痛,不痛。”
生2:“你真臭啊!”
生3:“王安憶,你真是一個好玩的大壞蛋。”
師:同學們找出了三處,可是“你真臭啊!”是人物的語言嗎?
生:不是,是作者說的話。
師:大家說用哪一句好?
生(齊答):“不痛,不痛。”
師:同學們的回答很整齊,達成了共識。“他對獨立的要求”換成哪句好?
生1:“不要,不要。”
生2:“你回去,回去嘛!”
師:我覺得兩句話不分上下,都能體現他男子漢的特點。不過我傾向于后者。“他對父親的崇拜”這部分呢?
生1:“我爸爸會的。”他認為爸爸無所不能。
生2:“我叫爸爸打你。”表現了兒童的天真。
師:同意前者的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