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橋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村莊驚醒了。人們翻身下床,卻一腳踩進水里。是誰驚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號人你擁我擠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人們又瘋了似的折回來。
東面、西面沒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橋。
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
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人們停住腳,望著老漢。
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
有人喊了一聲:“黨員也是人。”
老漢冷冷地說:“可以退黨,到我這兒報名。”
竟沒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隊,依次從老漢身邊奔上木橋。
水漸漸竄上來,放肆(sì)地舔著人們的腰。
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jiū)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dèng)了老漢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漢一把,說:“你先走。”
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
突然,那木橋轟地一聲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沒了。
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個老太太,被人攙(chān)扶著,來這里祭(jì)奠(diàn)。
她來祭奠兩個人。
她丈夫和她兒子。
《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狂奔,猙獰、擁戴、清瘦、沙啞、放肆、豹子、呻吟、攙扶、祭奠、亂哄哄、勢不可當、跌跌撞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研讀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機情境,體會老漢的英雄形象和父親形象。
4、感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悟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題目的含義。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朗讀,導入新課
同學們,無論是在戰爭時期,還是在和平年代,都有許多令我們感動的人.盡管他們中的有些人,連姓名都不為人所知,他們的形象卻清晰地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這節課讓我們再一次跟隨作者的腳步走進課文16《橋》,用一顆平常心感受橋邊那不平凡的人的事。
(播放課件)請同學們來看著畫面,邊看邊聽邊來回憶本文的主要內容。
師讀文節選,生聽、看、思考。
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