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chuàng)設意境,釋題入情
師:板書(江南)簡介江南,江南泛指長江以南的地方,那里到處是小橋、流水人家,到處是亭臺樓閣煙雨,被譽為“人間天堂”,今天老師就帶來了幾幅江南的圖片,請大家欣賞。
配樂出示圖片
師:你會怎么贊美江南呢?
生:我有個問題:這里怎么這么多水呀!(學生的回答跑題了,其實老師可以加入“江南水鄉(xiāng)”的介紹,學生的疑問就可以很好地解決了。)
師:老師的問題是:你會怎么贊美江南呢?
生:江南真美呀!
師:是啊,江南以它的美麗吸引了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寫下了很多詩篇,我們曾學過的〈江南〉就是其中一首。配樂齊讀(江南可采蓮〉
師:這樣的詩句還有很多很多,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但最有名的還要屬白居易寫的〈憶江南〉了,板書:憶,出示整首詞。
師范讀。指名讀正確。
師:你們發(fā)現(xiàn),〈憶江南〉跟我們以前學過詩的有什么不一樣?
生:以前學過的詩都每句里邊字數(shù)是一樣的,可這首里邊每句中的字數(shù)不一樣。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的確是這樣的,這其實是一首詞,簡介“詞”這種文體。
二、讀通讀順,以讀入境
1、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順、流暢。
2、指正讀音(注意“諳”這個生字,讀準字音,區(qū)別與“音”的發(fā)音)
3、指名讀
生1:讀的不太流利,師鼓勵他再讀,讀的果然好了一點。
4、師指導學生讀出標點符號表示的停頓,指名再讀
5、師提示:古詩詞要讀的稍微慢一點,才能讀出其中的韻味。
生試讀,齊讀,慢了一點,果然有了點味道。【在授課時我告訴學生不但把古詩詞讀通順,還要讀出節(jié)奏來。古詩平仄有序,節(jié)奏鮮明,韻律和諧,讀來瑯瑯上口,悅耳動聽,多讀多誦能體味韻律美,音樂美。讀出韻味,是進入詩境的一種好方法,同時多次朗讀也讓學生對這首詞更加熟悉。】
三、探究詩意,以知促情
師:出示詞的注釋,請同學樣根據(jù)注釋說說你讀懂了哪句話。
生:自由練習
師:誰來說說你讀懂了哪句的意思?
生:憶江南就是思念江南的意思。
生:風景舊曾諳,是說江南的風景以前曾經(jīng)非常熟悉。
生:太陽升起的時候,江邊的花朵好像比火還要紅。
生:春天來了,江水好像被藍草染綠了一樣。【這首詞是四年級課文中的一篇,現(xiàn)在拿來在二年級上,孩子們理解起來確實有一定難度,所以恰當?shù)某鍪咀⑨專梢越档蛯W習難度。】
師:同學們,這古詩詞,懂得了它的意思,我們再來讀,就會越讀越有味了。不相信我們就來試試看,請同學再讀——
生齊讀
師:江南怎么樣,讓詩人如此思念?請從詞中找出一個字來。
生:舊曾諳
師:一個字。
生:好。
師:是啊,道不完的江南美景,誦不完的江南詩詞,但是白居易卻只用了一個字道盡了江南好,讀——
學生齊讀一、二句。
師:誰再來讀讀這兩句?此時此刻,你再來讀,一定會有別樣的感覺!
生(溫柔地)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師:你的聲音流淌著江南的柔美。
生(稍微平淡地讀)。
師:好一個豪邁灑脫的贊嘆!
生(舒緩而低沉地讀)
師:輕聲細語當中,也藏著白居易對江南深深的情啊!
(師生合作讀)。
師:同學們,讓白居易感到最美,印象最深的一道風景是什么呢?
生: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師:是啊,請同學們認認真真地品讀這兩句,請大家讀出白居易眼中的美景,比一比誰讀得最美,先自己讀。
(學生自由讀三、四句)。
師:誰能用自己的聲音贊美如此美麗的江南景色?
(生讀)
師:你覺得自己哪個地方讀得最滿意?
生:不回答。
師:誰來評價一下?
生:我覺得他“綠如藍”這三個字讀得好,讓人感覺到水特別綠。
師:請你也讀一讀
師:誰來挑戰(zhàn)她?
[!--empirenews.page--]生(放聲)讀
師:噢,聲音輕下來了,給人以非常柔美的感覺。所以你要輕一點,你再為大家讀這兩句。
生再讀。
師:就讓我們一起沉醉在這綠綠的江水中吧!“日出江花紅勝火”起——
生齊讀三、四句。
師:同學們,聽了大家的朗讀,老師也情不自禁地想躍躍欲試,隨著老師的朗讀,讓我們一起走進江南,請大家閉上眼睛。
(音樂起,教師深情范讀,音樂漸止……)
師:讀著讀著,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生:讀著讀著,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江水非常綠。
生:讀著這兩句詞,我仿佛看見了紅紅的花兒。
師:你的描述,仿佛把我們帶到了江南的水邊。讓我們一起把他眼中的江南美景讀出來。
生齊讀。
師:還有誰讀了這兩句詞,仿佛看到了什么?(無人回答)【想象是進入詩境的重要方法,可是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他的的積累和人生閱歷都太少了,這詩句背后的美景他們只能用花兒很紅、江水很綠來描述,對于高年級孩子來說,可以讓他們先寫再說,但是這種方法又不適合二年級孩子。雖然后邊又讓孩子們欣賞了幾幅圖,但總覺得還不夠。如何讓二年級的孩子展開想像,進入詩詞所描繪的畫面是我上完這節(jié)課后的一個困惑。】
師:春天的江南是那么的美麗,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藥追鶊D片,請大家欣賞。師出示能夠描繪這兩句美景的圖片。生驚嘆。
師:同學們,這江花,這江水(板書:江花 江水)是如此美麗,所以白居易在詞的開篇就說“江南好”,起——
學生齊讀整首詞(最后一句師生一起讀)。
師:再讀最后一句,誰來讀?
生:能不憶江南
生:能不憶江南?
生:能不憶江南?
師:三位同學,你們的朗讀當中都關(guān)注到了一個標點符號,那就是問號。這是個什么句呢?
生:沒人知道。
師:這是個反問句,表達有強烈的反問語氣。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不能不憶江南。
生:非常思念江南。
師:你來問一問。
生讀“能不憶江南?”
師:誰還能問一問?
生讀“能不憶江南?”
師:我們一起替白居易問一問“能不憶江南?”起——
生齊讀。
師:是的,江南是如此的值得他眷戀,所以他在開頭就長嘆“江南好”,起——
學生齊讀整首詞。
【古詩詞的學習重要在陶冶情操用內(nèi)心去感受詩詞的美,帶著深厚的感情去讀是感受詩詞美---江南美、江南好的一個重要途徑,從而使讀者從內(nèi)心感受詩詞之美從而洗滌心靈,凈化生命!“教育的應有之義,就在于關(guān)注人的生命質(zhì)量。”】
四、走近詩人,悟景中深情
師:同學們,詞讀到這兒,老師的腦子里產(chǎn)生了這樣一個問題,其實,在我們看來,這江花,這江水,是很平常的江南景物啊,為什么白居易卻覺得如此的美麗?
讓我們一起走進白居易。
屏幕出現(xiàn)——資料鏈接(配樂,教師深情地讀屏幕文字)
白居易任刺史滿三年,就要離開杭州了。三年來,他帶領百姓筑起了一道美麗的湖堤,疏通了六井清澈的泉水;留下了200首杰出的詩篇,結(jié)交了許許多多的好友。
離別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攜幼,提著酒壺,灑淚而別,白居易落淚了……
離開杭州之后,白居易又在蘇州做過幾年官,晚年居于洛陽。公元838年,離開杭州整整13年的大詩人,已經(jīng)67歲了,他在洛陽香山腳下,深情地遙望江南。他多想重回杭州啊!但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終未成行。他只能將一腔思念,托付于《憶江南》。
直到去世,他魂牽夢繞的杭州,他親自命名的西湖,再也沒有能夠舊地重游。
——節(jié)選自王旭烽《走讀西湖》
師:這平常的江花和江水,在白居易看來是如此的美麗?
生:還因為在江南時,白居易結(jié)交了很多好友。他在想念這些好友們。
師:是啊,那一幫百姓,那一幫朋友,就是他眼中的風景啊!所以他癡癡地想念著江南——
生讀全詞。
師:是啊,在白居易眼中,那一道湖堤,那六井清泉,就是一道風景。所以他無限向往地沉吟道——
生讀全詞。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再來吟這首詞吧!(大屏幕出示全詞,配樂)師讀每一句,生重復后三個字,出現(xiàn)一詠三嘆的效果。
師:是啊,流淌著白居易對江南深沉的思念!所以,同學們,這江花中,這江水中,分明藏著白居易對江南深深的情啊!(教師板書:情)情深所以景美,景美更顯情深啊!這真是“寄情于水,情深似水”啊!因此,這首詞,才會深深地打動著今天的我們。
師:一起再來讀這首詞,“江南好”起——
生在音樂聲中齊讀全詞。
師:一個“能不憶江南”勾起了白居易對江南的深深思念,他又寫《憶江南》的其一和其二,同學們請自已讀,讀了之后想想,白居易還思念著江南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