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想》是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組中的一首兒童詩。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他寫出來當代兒童豐富的想象和美麗的憧憬,展示了當代兒童的生活樂趣,表達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向往。
二、說目標
1.借助拼音讀準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丫”“汲”,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梳妝”等詞語。
2.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兒童豐富的想象力,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視語言的積累。對這樣語言清新、意境優(yōu)美的兒童是鼓勵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把喜歡的內容背下來,結合《我想》,讓學生模仿寫出自己美妙的想象。
三、說重難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fā)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四、說教法
1、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獨立的讀書,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充分注意到課文的體裁特點,邊讀邊想象,重視形象感悟,整體把握。
2、在學生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盡量在學生交流中拓展學生的思路。
3、重視語言的積累。對這樣語言清新、意境優(yōu)美的兒童是鼓勵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把喜歡的內容背下來,結合《我想》,讓學生模仿寫出自己美妙的想象。
五、說學法
朗讀體驗法、討論法、邊讀邊想象法、引領扶放學習法。
六、說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快樂導入
1、此時,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幫你實現(xiàn)一個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實現(xiàn)那該多好啊!這不,有一個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寫進了詩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趕緊去讀讀吧。
(二)初讀詩歌,自主建構
電子白板出示學習目標:
1、讀讀記記:腳丫、花苞、汲取、柔軟、柳絮、喧鬧、梳妝。
2、自由讀詩,讀通順,讀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3、交流作者在每一個小節(jié)里所表達的美好心愿。
4、那么多愿望中,哪一個最令你神往?說說理由。
5、誦讀最神往的愿望,品讀這一節(jié)詩句,想象畫面。
(三)精讀詩歌,互動互助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個最令你神往?說說理由。
2、誦讀最神往的愿望,品讀這一節(jié)詩句,想象畫面。
3、賞析領會
不過,飛向遙遠的地方,
要和爸爸媽媽商量商量……
4、體會這首詩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四)賞析詩歌,精講點撥
1、感悟領會
你覺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
2、體會這首詩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每一小節(jié)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
每一小節(jié)里都有一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這樣的語句。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五)總結延伸,分層達標
必做題: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請大家課外多閱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
選做題:
仿照課文寫法,記錄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與大家分享。
《我想》教學反思
對于詩,我是喜愛的!我也一直認為詩,應該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任何一個人讀詩都是個人的!因此每次在上古詩或詩歌之前,不管我讀了多少次,作了多少的功課,我都是顯得那么得底氣不足。我一直很佩服那些上古詩公開課的老師們!不計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那得有著莫大的自信和勇氣!
《我想》是一首富有兒童情趣的小詩歌,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手兒安在桃樹枝上,想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想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想象豐富而又貼近兒童的心靈。我前思后想,決定設計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讀、感受、想象、說;二是仿寫。
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先讓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有著什么樣的感受?有的孩子說,我看到了春回大地,溫暖的陽光灑遍了世界上的每個角落,大地一片生機;有的孩子說,我看見柳樹伴著春姑娘的歌聲,搖曳生姿,孩子們坐在柳樹下早讀著;有的孩子說,我看見風箏天空中追逐著“棉花糖”,可總追不上……就這么說著,讀著,我就那么聽著他們的詩一般的表達,看著他們一張張生動的小臉,對我而言這是一場聽覺和視覺的盛宴。
在感受完整首詩時,我就帶他們進入我預設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讓他們學著也嘗試創(chuàng)造自己的詩,按照每一小節(jié)的格式和內容,寫一小節(jié)或者能寫幾節(jié)就寫幾節(jié)。最后,還真有不少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