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第一首古詩(板書:牧童)
師生齊讀題目
師:中國古詩講求的是“景真,意新,詩美,律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領略古詩的魅力。
師:這首詩的作者是(板書:呂巖)
師:誰了解呂巖,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呂巖字洞賓,唐代京兆人。傳說是八仙之一。值黃巢起義,攜家入終南山學道,不知所終。
師:我們曾經學過一句歇后語,狗咬呂洞賓——
生:不識好人心
師:呂巖是八仙之一,是一位神仙,流傳的故事很多,那神仙怎么會寫詩?
生:因為是傳說,傳說是從現實中提取的。
師:懂得多,說得好。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神仙寫的是怎樣的詩?再讀題
生齊讀題目
師:注意,“牧”的左邊是“!,寫的時候要先豎再提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要求讀通順,流利,時間一分鐘。 生自由讀 師:誰愿意來試一試?
生個體讀 師:怎么樣? (掌聲) 生:個體讀
師:詩中還有一個生字找一找! ∩骸八颉薄 煟赫l來提醒大家學這個字應該注意什么?
生:草字頭,上下結構,下面是悲哀的哀,多一橫。 生:它是平舌音,不要念成翹舌
師:全班同學一起讀順這首詩 生再齊讀
師:越讀越好了。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注意讀得正確,讀得有節奏! ∩阑プx
師:同學們在讀的時候有什么發現? 生:這首詩對仗工整,“六七里”對“三四聲”
師: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還有嗎?有誰還發現了新問題呢?
生:“橫野”是什么意思(板書:橫野?) 師: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生:我覺得是“廣闊的原野”
師:還有不同的問題嗎? 生:“六七里”有多大?(板書:六七里) 師:待會兒我們慢慢的去研究
生:為什么是“臥月”明,而不用“臥明月”? 師:(板書:臥明月)
生:牧童為什么躺在草地上,而不回家呢?
師:你很細心,還很會動腦筋。那我們先來了解牧童是怎樣的孩子,就能解決剛才的這些問題? 這首詩的題目“牧童”第一句寫了牧童是怎樣的孩子?請大家再讀讀詩句,思考這個問題?
生自由讀
師:這句是寫什么?
生:寫景的
師(板書:景)寫了怎樣的景色?
師: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詩的?你覺得他是怎樣的牧童呢?
生:我覺得他是一個孤獨的孩子。那么大的地方,一個人放牧,很可憐
師:那里看出大?
生:“橫野”“六七里”
師:“橫野”是怎樣的?
生:一望無際的
生:遼闊無邊的
師:是的,老師在備課的時候查《辭!罚渲小皺M”有廣和遠的意思。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
師:六七里?數得清楚嗎?
生:數不清
師:我們學過“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薄帮w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其中“三兩枝”,“ 三千尺”都是不確定的數。“六七里”也是虛指,但可以讓人想象到原野的遼闊。誰來描述一下第一句的景色
生:(略)
師:這個“鋪”字讓你想象到什么?
生:草長得很厚
師:像給大地鋪上了綠色的地毯。在這樣的畫面中,出現了牧童,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牧童呢?
生:我覺的牧童是一個自由的孩子,牛愛怎么走,就怎么走,走到哪里都有草吃,牧童很自由
師:能夠聯系環境進行想象。還有誰有不同的理解
生:我覺得他還是一個四海為家的牧童,很愜意,無憂無慮。
師:你們的答案和他(第一個)的不同。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牧童呢?帶著這個問題全班齊讀第二句,再思考。
生 全班齊讀
師:第二句寫了什么呢?
生:寫了聲音
師(板書:聲)
師:在聲音的描寫中,你們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牧童呢?從哪里可以看出來的?
生:我覺得他是個快樂的孩子。從“弄”可以看出來的
師:弄是什么意思呢?
生:逗弄
師:這是書中的注釋。用注釋幫助理解詩意是個好辦法。但大家可別小看“弄”,在古代詩句中,彈琴叫——
生:弄琴
師:賞月也叫——
生:弄月
師:那牧童的笛聲是時而——長,時而——短,時而——快,時而——慢。你從這變化的笛聲中仿佛聽出什么?小組討論一下
生小組討論
師:笛聲時而長時而短是怎樣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