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萬年牢》公開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做人要認真,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重點難點:
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的糖葫蘆將例如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體會。 體會三處“萬年牢”的內在關系,學會為人和做事的道理。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激趣導入
我們班的絕大多數同學都吃過冰糖葫蘆吧?回憶一個你所吃過的糖葫蘆的模樣,好嗎?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賣糖葫蘆的人,他的糖葫蘆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氣,想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萬年牢》的作者的父親。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 、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 、檢查詞語:走街串巷、掉皮損傷、晾曬、火候、竹簽、耽誤、甩糖風、摻假、賺錢(認讀,并結合句子理解詞義)。
三、圍繞提示,深入探究:
1 、自學課文,邊讀邊思考問題:
(1 )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
(3 )課文題目“萬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幾次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深刻含義?
※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做上記號。
2 、小組合作研討。
3 、班內匯報交流。
4 、重點指導理解問題(3 ):
第一處的萬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A 、為什么叫萬年牢?(板書:糖葫蘆――萬年牢)
B 、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么做出來的?
(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三、四自然段,體會父親在制作糖葫蘆中對蘸糖、甩糖風等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茍)
C 、小結:正是因為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第二處的萬年牢指什么?小組討論。
出示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A 、什么叫正道?(憑著良心做買賣)
B 、父親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生意認真實在)(板書:做生意――萬年牢)
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討論。
出示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板書:做人――萬年牢)
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系?
啟發學生懂得: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系。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
三處“萬年牢”由做糖葫蘆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環緊扣一環,敘事清楚,很有條理。我們要學習這種按一定線索寫事情的寫作方法。
四、感情朗讀,深入體驗:
1.齊讀課文,談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為人實在、做事認真的敬仰和贊美之情。)
2.完成“每課一練”中的第三題
五、拓展理解,體會情感:
你是怎么理解父親的做人的道理的?實際生活中的生意人都是文中父親那樣嗎?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六.作業(一).寫自己的父親(二).層次性作業:1.我能選擇正確的讀音.2.我會選.3.我會填.4.開心讀一讀,快樂做一做.
篇2:《萬年牢》公開課教學設計
主題呈現:同桌互考生字,對自學指導中的問題互相交流意見,對本課的難點問題進行討論。
一、激趣導入:
出示圖片,一串醒目的東北大糖葫蘆,
師:同學們吃過糖葫蘆嗎?冰糖葫蘆是發源于京津一代的傳統小吃,現在則是全國各地都非常流行的一種小吃。有誰知道冰炭葫蘆的來歷嗎?
這小小的糖葫蘆和萬年牢是怎樣聯系起來的呢?今天我們學習第六課,(板書課題:萬年牢)
《萬年牢》是閱讀課文,先讓我們看一下閱讀提示,然后說說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學生簡單歸納后,教師出示本課的學習目標 。
二、明確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做人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選材,敘述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通過課前預習大家已經完成了哪個目標?
打開預習筆記同桌互考生字。
老師也來靠靠你們,出示幾張字卡和詞卡對學生的自學進行抽查,(認讀“巷、津”等字,指導“巷”字的寫法,理解“走街串巷”的意思。。。。。。)
有誰知道本課的作者,為大家介紹一下。
新鳳霞的父親是做糖葫蘆的大師傅,他是怎樣影響和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來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出示問題: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兩件事?你認為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出:認真、實在 并板書。
三、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一)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呢?請同學們再細讀課文,用橫線劃出體現父親認真、實在的句子,把感受簡單注在旁邊。
學生默讀一段時間后,教師提示組內交流一下個人的感受。合作學習開始了。教師在巡視時隨機對學生的合作進行指導。
學生匯報主要從三個方面談:一是選料精細、認真;二是制作工藝一絲不茍;三是在大字號當大師傅品質依然。
在學生匯報時教師注意指導重點句子的朗讀,如: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有一點兒、都要”可以讀得稍重一些,用朗讀幫助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受。
在匯報第三方面時,隨機理解生意經的意思,并追問:你認為老板的生意經好不好?他這樣做會有什么后果?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人嗎?
小結:父親的一言一行無不體現出他做事認真,為人實在。
(二)課文的題目是“萬年牢”,文中也多次提到“萬年牢”,
在課件中出示“自學指導“:文中出現幾次“萬年牢”,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學生自學后在小組內交流。)
同學匯報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歸納三個方面的含義“好產品,好生意,好人品”。板書過后,出示討論題:這三個“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系?作者這樣命題有什么意義?
經過簡短的交流,學生很快得出結論,教師板書:層層遞進。
師:父親言傳身教,對作者的影響很大,他為女兒,同時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齊讀最后一自然段。這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文章的中心事件是“做糖葫蘆”,文中所寫的其他事情都與這一事件有關。這種圍繞中心選材的表達方法也是值得同學們學習的。
四、拓展提升、總結全文:
古往今來,像父親一樣“萬年牢”的生意人也有很多,陶駟翁就是其中一個,(出示故事)誰愿意來給大家講講“陶四翁燒紫草”的故事?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你認為讓生意紅火的法寶是什么?
可是偏偏有很多商人不這么想,他們為了利益不惜損害消費者的權益甚至生命。(播放假冒偽劣商品坑害消費者利益的新聞短片)
看了以上報道,你想對那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商販說些什么?
(同學們評說是非,暢談做人,可以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談)
總結:同學們,昨天是3月15日,一年一度的消費者權益日,工商執法人員的打假行動如火如荼的進行,其實打假行動每天都在進行,但要想讓假冒偽劣產品徹底消失,光靠打假是不夠的,只有在每個人心中都種下認真、實在的種子,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和諧、更美好。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