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年牢
我父親是走街串巷(xiàng)賣糖葫蘆的。他做的糖葫蘆在天津(jīn)非常有名。
父親的糖葫蘆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早晨起來,父親去市上買來紅果、海棠(táng)、山藥、紅小豆等,先把這些東西洗干凈。紅果、海棠去了把(bà)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sǔn)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liàng)曬。青絲、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蘆必須用冰糖,綿白糖不行,蘸出來不亮。煮糖用銅鍋,鐵鍋煮出的糖發(fā)黑。
小時候,我給父親當幫手,把爐火悶(mēn)好,再把一塊大理石板洗擦干凈,擦上油備用。串糖葫蘆的竹簽(qiān),由我一根根削(xiāo)好、洗凈、晾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親手邊。父親把糖煮開,等能拉出絲來,火候就算到家了。父親把鍋端下來,放在備好的架子上,我在一邊往父親手里遞串好的葫蘆,父親接過來在糖鍋里滾蘸,蘸好了一手遞給我,一手接過我遞過去的沒蘸的。我的節(jié)奏掌握得正好,一點兒不耽(dān)誤,父親很高興。
父親教我在石板上甩(shuǎi)出“糖風”來,那是在糖葫蘆尖上薄薄的一片糖。過年的糖葫蘆,要甩出長長的糖風。父親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寶盆上的光圈。父親說:“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父親的認真勁兒,在賣糖葫蘆的人當中出了名,人稱“小辮糖四”,因為清代父親受過宮廷(tíng)里做糖貨的師傅(fù)傳授,一直留著辮子提籃叫賣糖葫蘆。后來天津南市舊日租界的一家大字號,托人邀(yāo)請父親去他們柜上做糖葫蘆,每月有工錢,雖然不多,總比走街串巷強多了。
做大買賣的老板都有一套生意經(jīng),變著法兒多賺(zhuàn)錢,父親對老板定價太高心里不滿意,對老板的行為也看不下去。他還像過去那樣認真選料,一點兒不馬虎。老板嫌(xián)他扔得太多,讓他少扔點兒、摻(chān)點假,他不聽。老板給他派的下手,他也不滿意,嫌那個下手不熟練,動作太慢。他常說:“還不如我閨(guī)女呢,太慢了!”干了不到一年,父親就辭去了這份工作,仍然提籃叫賣。自己吃苦不怕,他說,憑著良心做買賣才是正路,不能做虧心買賣。“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父親的教導使我一生受益。
萬年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了解故事內(nèi)容,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yǎng)自學能力。
教學建議
1、課文前的提示語提示了閱讀的要求,可讓學生先讀一讀,明確學習本文的目的要求。
2、教學略讀課文,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讓學生根據(jù)上面的閱讀提示,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畫出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并在書上作簡單的批注,讀后根據(jù)自己的批注進行交流。
3、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那位父親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對父親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評價。
4、圍繞學生對“父親”的評價,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從字里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yè)道德的人。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深入體會。而不是脫離文本的空談。
5、對文中的三處“萬年牢”分別進行體會,先聯(lián)系上下文分別說說它的意思,再說說這中間的相互聯(lián)系。
6、關于父親受雇于老板這件事,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討論:老板的這種生意經(jīng)好不好?他這樣做會帶來什么結(jié)果?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認識能力。
7、為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可以拓展帶讀一篇與本文內(nèi)容相關的文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