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指多名學生述說每行詩的意思,教師及時點評。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生: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嬉戲游玩,好像它們最 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師: “桃花三兩枝”說明了什么?(兩三枝桃花開放,給我們報告 了春的的信息) 。 生: “鴨先知”表明鴨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 地在水中嬉戲。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生:這名話的意思是:河灘上已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出嫩芽, 此時正是鮮美的河豚上市之時。 師: “蔞蒿滿地蘆芽短” 體現怎樣的景象? (春天的活力惹人喜愛) , “河豚”是畫中的事物嗎?(河豚不是畫中的事物) 。你能結合課文和 圖畫進行聯想嗎?(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 )
② 在師生共研中讓學生知道這首詩詩人由江邊——江中——江 岸——想象,其中第 1—3 行是詠畫的景物,描繪竹林、桃花、江水、 鴨、蔞蒿、蘆芽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麗景色,第 4 行詩由畫 面景物跳出畫面,展開了極為豐富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四、三讀古詩,背誦古詩
1、出示自學提示(三) ① 三讀古詩了解題畫詩的特點。 ② 背誦古詩。
2、學生進入第三次先學,在學習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① 引導學生概括題畫詩的特點。 出示《題畫蘭》這首詩。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云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 讓學生結合這兩首詩來了解題畫詩的特點。 ② 比一比,看誰背得又對又快。學生背誦古詩。
五、課堂訓練
1、辯字組詞
崇( )崇( ) 蘆( ) 廬( )
豚( ) 逐( ) 蒿( ) 篙( )
2、這首詩中寫詠畫面景物的詩句是:_________ 作者展開想象的詩句是: _________
3、古詩賞析: ① 這是一首_________ ,詩的作者是________朝詩人________ 。② 這首詩描寫了________ 時節________的景象,體現了詩人________ 。
學生完成練習,教師了解學生的練習情況。
六、總結
師:學了這首詩,從古詩的內容和思想上你有哪些感受?從詩人 描給的圖畫的方法上你受到哪些啟發?
板書設計:
桃花 鴨子
畫中
美麗的春江晚景
蔞蒿 蘆芽
畫外 河豚(聯想)
更多相關文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