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啟示》教學案例與反思

發布時間:2017-12-22  編輯:林儀 手機版

  一、教學課題

  《大自然的啟示》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在了解課文的內容的基礎上,明白要遵守自然之道的道理,懂得尊重自然,學習自然,順應自然的規律,并培養學生通過網絡等渠道收集、整理資源的能力,激發學生閱讀科普書籍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文由兩篇科普小短文組成,是略讀課文。短文語言通俗,表達方式獨特。

  《“打掃”森林》發人深省:林務官“新官上任三把火”,命令護林工人“清掃”森林里的灌木、雜草、枯枝爛葉,結果,此舉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毀了森林,好心辦了極大的壞事。

  《人類的老師》短小有趣:通過生動的事例,介紹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這篇課文給我們的啟示是:研究大自然的特點和規律,研究生物的特性,能讓人們從中受到啟發,人類只有科學認識大自然的規律,才能科學地合理地開發利用大自然。人類只要科學地認識地球上生物一些運行規律,就能有所發明創造,。

  【學習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 8 個生字。

  2.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啟發,激發閱讀仿生學等科普讀物的興趣。

  3、能聯系課外知識深化對文章的理解。

  【學習重、難點】

  1.教學重點:指導學生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并從中受到啟發。

  2.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明確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啟發,學習用聯系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三、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的教學思路是“以導促學,讓學習成為學生事”,因此,首先課前學生根據預習指導進行自學和資料的收集,然后課堂師生共同合作探究,最后拓展延伸,鼓勵學生閱讀更多的科普讀物。學生活動方面主要是:讀、找、議、說,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貫穿整堂課。采取的教學方法有自學釋疑法、講授法、分組討論法、品讀、朗誦等。

  五、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觀看圖片《蝙蝠與飛機》:

  簡要說明它們之間的聯系,引出課題:今天我們看看大自然給我們什么新的啟示。

  【板書】課題:大自然的啟示

  【學生活動】 開火車交流以下預習成果。

  1、自學文中重要詞語,給下列字注音并組詞,并說說怎樣記住它們,書寫應該注意什么。

  殃 帚 腐 壤 翼 略 鯨

  2、我能找出書中的四字詞語,并寫下來。

  3、 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1) 《大自然的啟示》這篇課文由( )個故事組成。

  (2)《“打掃”森林》可分為三部分,請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

  (3)《人類的老師》全文有一句中心句: 。

  【教師活動】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活動狀態,與他們共同解決可能存在的問題和困惑,教師根據對學生預習的檢查指出問題比較多的地方:

  1、“掃帚”的讀音,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情況下不同的讀音。

  2、概括文章的段意要抓關鍵詞句,并要寫完整的話。

  3、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學法: 用自己的話把《“打掃”森林》三個部分的段意連接成一段話,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在《人類的老師》一文中找出一個中心段,這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1、兩篇短文都揭示了大自然的奧秘與規律,它們分別給我們什么啟示?

  2、理解文中的重點句子。

  “原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學法提示:

  結合上下文,用畫“生物鏈示意圖”的方式理解這句話。

  “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飛機。”

  學法指導:結合自己課外收集的資料,舉例談談這些“優良性能”的飛機和前面幾種昆蟲飛行的聯系。

  “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學法提示:人類從大自然中得到啟示,有所發明創造的事例還有很多,說說生物還給我們哪些啟發。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专区精品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日本强伦姧护士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七七 |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