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認識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 初步感受自然之道。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同學們大家好,新朋友見面,按中國人的傳統想送大家一份見面禮。這份見面禮是個小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故事:有人發現已裂開一條縫的繭中蝴蝶正在痛苦地掙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繭剪開,幫助蝴蝶脫繭而出。可是這只蝴蝶卻因身體臃腫,翅膀干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便死去了。
聽完了故事,你有什么話想說?
是的,破繭成蝶雖然痛苦,但是,這是一只蝴蝶必須經歷的過程。自然界有許多現象看似殘酷,但其實卻蘊涵著深刻的自然之道。這里的“道”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道理,也不是道路,而是指規律,那“自然之道”就是指自然的規律。
二、揭題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篇名為《自然之道》的課文。(板書課題)課文究竟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自然之道,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三、自讀課文
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朗讀的時候,不要忘了完成兩個任務:(幻燈出示自讀要求)
1、 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生字新詞。
2、 給自然段標上序號,并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讀了課文后你有什么話想說。
學生交流。
四、學習生字新詞
好,同學們讀了課文后已經有了那么多的感受,那屏幕上這些詞語你都會讀了嗎?
(屏幕出示)
幼龜 沙灘 偵察 企圖 嘲鶇 返回 海鷗 蠢事 躊躇不前 愚不可及 氣喘吁吁 響徹云霄
指讀(第一次讀后解決“躊躇”讀音;第二次讀后解決“幼”書寫;找雙胞胎兄弟“幻”;第二次讀后解決“嘲鶇”認識)齊讀
五、通讀課文,感知內容
生字學得這么好,看來大家剛才自讀的效果非常不錯,老師這里有個填空你能做嗎?
(出示)
1、一天,我們去( )旅游,想( )。近黃昏時,我們眼前出現了( )的一幕。
課文中哪個自然段描寫了這緊張的一幕?
(第三自然段)
這兒有一個生字“啄”,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的誰能來說?(中間一點不能落)教師范寫。
通過表演理解“欲出又止”、“躊躇不前”
看來,同學們 對這只小海龜已經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誰愿意帶著興趣來讀一讀這段話呢?
指讀,齊讀。
2、 因為我們看到了這緊張的一幕,所以我們——(出示)
我們( )
3、 然而,接下來小海龜們的行動卻讓我們感到極為震驚。課文中如何描寫這令人震驚的一幕?
(第五自然段)
結合圖片與表演理解“魚貫而出”
同學們理解得這么到位,相信肯定也能讀得很好,哪位同學愿意來讀?
指讀,齊讀。
4、海龜們出現在沙灘上了,這時候,黃昏的沙灘上又出現了( )的情景。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畫面(幻燈出示課文插圖)
假如你就是這旅游團中的一員,你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學生交流)
同學們說的都非常生動,惟妙惟肖,那課文中是怎么描寫的?誰來讀?
(課文第六自然段)
指讀,小組比賽讀
5、面對這樣的局面,雖然我們( ),但是心里仍然感到( ),最后,向導情不自禁地發出了一聲悲嘆。
向導如何悲嘆?
指讀,男女生讀。
6、小結:同學們發現了嗎?其實在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通讀了課文,大致了解了課文的內容。
六、練習鞏固
同學們這么厲害,相信接下來的一組練習同樣不會難倒大家。
(出示練習)
1、 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筑( )孵化 欲出( )止 ( )無其事
陽光明( ) 無( )無攔 響( )云霄
2、 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 ) :“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 )就不會受到傷害。”
反饋,校對,朗讀。
向導為什么要發出悲嘆,他們的行為為什么會對海龜造成這么大的傷害?這中間究竟蘊涵著什么自然之道,讓我們下節課繼續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