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次積累運用包括“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和“習作”。
教學目標
積累格言警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熟讀成誦。閱讀短文《給,永遠比那愉快》,抓住主要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講述具體事例,說出自己對培養美德的看法,認真傾聽別人發言,聽懂主要意思。看相片,寫出自己對美好往事的回憶。
教學重點難點
講述具體事例,說出自己對培養美德的看法,認真傾聽別人發言,聽懂主要意思。
教學構想
逐題進行練習,使學生學會積累知識,并能在閱讀和習作中加以運用。
教學準備
投影片、《釣魚的啟示》《小珊迪》《給,永遠比那愉快》插圖、一張自己喜歡的照片。
教學時間:五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讀背背自己的格言警句,自讀短文,了解主要內容,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
1 導入。你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積累了哪些格言警句?誰愿意說一說?這些格言警句你為什么記得牢?2 教師示范背誦一些格言警句。
二、引導學生讀、背格言警句。
1 讀準字音。
2 注意不讀破句。
3 練習背誦,檢查背誦情況。
三、閱讀短文。
1 反復閱讀,了解主要內容。
(1)初讀短文,了解大意。
(2)逐個自然段閱讀,了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把三個自然段的內容連起來說說,抓住短文的主要內容。
2 理解“給,永遠比拿愉快”。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高爾基的兒子在島上留下了什么?
(2)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高爾基認為要怎樣生活才會愉快?
(3)反復讀“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思考:“給”字后面為什么加上逗號?“永遠”強調什么?
(4)聯系生活實際,談個人感受。
作業設計
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積累運用八
讀讀背背——格言警句
閱讀——給,永遠比拿愉快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進行口語交際練習,聯系課文內容,分銷足壇談自己的感想和收獲。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教師出示《釣魚的啟示》《小珊迪》《給,永遠比拿愉快》的插圖,大家還記得這三篇課文的主人公各有什么美德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地分別在三幅圖上寫上“誠信”“誠實”“善良”“奉獻”。清同學們根據“積累運用八”中“口語交際”的要求,就這一話題,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二、自由組成小組,選擇交流內容。各小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可以聯系《釣魚的啟示》《小珊迪》《給,永遠比拿愉快》等課文,談談自己的感受,說說應該怎樣培養美德,可以列舉革命領袖、英雄模范的事跡,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向他們學習,還可以就身邊熟悉的人的故事,說說他們身上有什么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要求:(1)講的同學先想好內容和順序,要做到語句通順、連貫。(2)聽的同學要抓住說話人所表達的主要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問,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小組可展開討論。教師巡視,了解各小組交流情況。
三、各小組在全班匯報交流。在小組的基礎上,師生評議:哪個小組說的內容最感人,哪個小組表達的最清楚。
四、教師小結。
作業設計
寫一個有美德的人。
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從小培養美德
課文內容談感受
聯系領袖英雄故事向他學習
老師、同學、親友事跡談美德
課后小記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這次習作要求學生根據一張相片回憶往事,寫一個故事。
學生學習過程
一、展示相片,回憶往事。
1 激趣導入。幸福美好的往事,令人回味無窮。留下美好瞬間的一張張相片,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今天,大家都帶來了精心挑選的珍藏美好的相片。誰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相片,讓老師和同學們來分享你的快樂?
2 提出要求。展示的時候,要講清楚拍相片的時間和地點;說說相片上的內容,或者是拍照時發生的事,再說說自己為什么選這張相片。
3 自由組合,分小組展示相片。組內同學分別介紹自己帶來的相片。教師巡視,有意識地發現一些表現不同事情而又有代表性的相片。
二、講述相片,拓展思路。
1 小組推薦同學向全班展示。邊展示邊講述,教師相機引導、點撥。
2 組織評議。要求就講述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肯定優點,提出修改意見。
3 指導講述思路。為了讓別人更好地分享你的快樂,除了要把拍相片的時間和地點講清楚之外,還要把相片內容,或者拍照時發生的事說具體,說生動。
4 再次分組交流,把有關相片的內容說得具體些。學生互相評議,提出改進意見。
三、學生起草習作。
作業設計
繼續作文。
板書設計
習作——一張相片
寫出時間、地點、內容、事情
語句通順
內容具體
課后小記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學生修改、抄寫作文。
學生學習過程
一、提出要求。這節課我們繼續寫作文。希望同學們先修改作文,然后再謄寫。
二、學生修改作文
1、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可提出不懂的問題,如有些字不會寫,有些詞不會用。
3、同位之間可互相修改。
三、謄寫作文
1、學生認真謄寫作文,教師巡視指到導。
2、表揚態度認真的學生。
課后小記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講評學生作文,指出習作中的優、缺點,指導學生修改。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上節課,我們寫了作文,大部分同學能夠認真思考,經過寫得比較完整、具體。
二、作文講評。
1、選一篇中等水平的作文。
(1)教師讀,學生仔細聽,思考:這篇文章寫得好在哪里,還存在哪些問題?
(2)討論,指名發言。看“文章的語句是否通順;內容是否具體;事情的經過是否寫得清楚。”
(3)教師小結。
2、選一篇上等的作文。
(1)教師讀,學生仔細聽,思考:這篇文章寫得好在哪里?
(2)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3、選一篇較差的文章。
(1)投影片出示,學生仔細看,思考:這篇文章存在哪些問題?誰能幫他改一改?
(2)學生討論,指名發言。
(3)教師總結。
4、投影片出示好的片段,賞析。
(1)出示。討論:這個片段好在哪里?(學生發言)教師總結:學過的課文中的優美的句子能夠活學活用。
(2)出示。討論:這個片段好在哪里?(學生發言)教師總結:文章語句精練,沒有多余的羅嗦的話。
三、總結。文章內容豐富,并不代表羅嗦,同樣意思的話,不要反復重復,否則,文章的主題就沖淡了。
作業設計
搞一個展覽,展出那些感人的相片和習作。
板書設計
作文講評
內容具體,語句通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