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段中提到“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二者”指的是( )
A.輕靈的鴿子與五彩斑斕的孔雀 B.恐龍與鳥類 C.兇猛的霸王龍與笨重遲鈍的馬門溪龍
(2)人類發現恐龍和鳥類在骨骼結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最早是在( )時期。
A.中生代時期 B.19世紀 C.20世紀末期
(3)文章最后一段寫到“點睛之筆”,在這里是指( )
A.給眼睛點上一筆 B.畫筆很神奇C.最重要、最關鍵的部分
2.文中劃線句子中的“根據這一假說”是指什么假說?請你在文中用“ ____”畫出來。
3.“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這句話中的“一支”這個詞去掉,行不行?請寫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什么在遼寧西部發現了帶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全世界的研究者會欣喜若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廬山云霧
①古往今來,人們提到廬山,常常把它和云霧連在一起。
②清代一位學者,為了探求廬山云霧的奧秘,曾在廬山大天池整整觀看云海100天。他對“一起千百里,一蓋千百峰”的廬山云霧“愛如性命”,自稱“云癡”,恨不得“餐云”、“眠云”,可見廬山云霧是多么令人心醉。
③的確,廬山云霧,瞬息萬變,趣味無窮。游客乘車登山,一到半山腰,就看到車窗外(彌漫 纏繞)著濃霧。霧來時,風起浪涌;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帷幕(阻擋 遮擋)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
④廬山霧,對山鎮牯嶺特別有感情,一年365天,有197天與它朝夕相處。廬山霧時而冉冉升起,使人終日不見廬山真面目;時而霧氣團團相銜,浮游蕩漾,牯嶺一半隱進仙境,一半留在人間。
⑤廬山云霧中最壯觀的要算云海。廬山云海一年四季都可看見,尤其是春秋兩季最美。每當雨過天晴,站在“大天池”俯瞰,只見萬頃白云轉眼間匯成一片汪洋大海。云海茫茫,波濤起伏,青峰秀嶺出沒在云海之上,變成了云海上的小島。特別是太陽照耀下的云海,更是絢麗動人。雨后的夕陽如同一輪火球,燃燒在云絮翻飛的銀濤雪浪之上,將云絮染上斑斕的色彩。微風吹拂,云絮好像仙女手中的彩練;又如萬朵芙蓉,千姿百態。
⑥這神奇的廬山云霧是哪兒來的呢?原來廬山峰巒林立,峽谷縱橫,構成了云霧滋生的天然條件。而江湖環繞的地理位置,又為廬山提供了生成云霧的充足水汽,水汽一旦碰上空氣中的塵埃,就成了小水滴。數不清的小水滴就形成了美麗神奇的廬山云霧。
1.在第3自然段中的括號里選擇恰當的詞語打“√”。
2.廬山云霧具有______ 、______ 、______ 的特點。(在文中摘錄3個恰當詞語填寫)
3.短文第3、4、5自然段,分別寫了______ 、_______ 、______ 這三個地方的云霧。
4.清代的那位學者恨不得“餐云”、“眠云”,是因為( )
A.廬山的云霧特別好吃,好睡,有醫療保健效果。 B.他過于癡迷,乃至有點神經失常了。 C.他非常喜歡廬山云霧,希望能朝夕共處,一刻不離。 D.他要在吃飯、睡眠時研究廬山云霧的形成原因。
5.第5自然段在描寫時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句。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比喻句?請你用“ ~”劃出來,并在句子邊上做做批注,說說這個比喻句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讀短文,你想到了學過的哪些寫廬山的詩句,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習作表達(30分)
富有想象的人是快樂的、幸福的,卡通人物(孫悟空、喜羊羊、巴拉拉小魔仙、柯南等)是同學們所喜愛的。假如有一天,你心目中的卡通人物出現在你的面前,你們之間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請你以《我和 的故事》為題,根據它的性格特點,發揮想象,編一個好玩的故事吧。字數不少于3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相關文章:
2.
5.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期末綜合評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