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積累(40分)
1.讀拼音,寫詞語。8分
2.把成語補充完整。6分
( )折( )落 ( )清( )爽 ( )紅( )綠 ( )( )相接( )( )輝煌 ( )( )親情
3.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打“√”,錯誤的打“×”。4分
(1)“洋溢、燥熱、耀武揚威”這三個詞語中,都沒有錯別字。( ) (2) “垂”“臥”這兩個字都是九畫。( ) (3)《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是葉圣陶寫的。( ) (4)《題西林壁》這首詩中的“題”的意思是題目。( )
4.按要求寫句子。8分
(1)我媽媽工作很忙,天天經常加班。(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很快的,樹上變得熱鬧了,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仿寫句子)
很快的,_________ 變得熱鬧了,到處是_________ ,到處是_________ 。
(3)例: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作者把蟋蟀當作人來寫,真有趣,我也來寫一句)
春天來了,河水上漲,小青蛙_______。
(4)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作者把爬山虎的腳寫得這么具體細致,是因為認真觀察。我也來寫一寫觀察到的)
小螞蟻發現了一塊食物,_________ 。
5.按課文內容填空。14分
(1)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_________ ,浩浩蕩蕩地_________ 而來;那聲音如同_________ ,好像_________ 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諺語:五月石榴_________ ,六月_________ 滿池塘。
(3)我們常用陸游的詩句“_________ ,_________ 。”來形容“遇到困難,好像沒有希望了,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解決困難的方法”。
(4)雨中的樹林是個_________ 世界,走進去你就會變成一個_________ 。
(5)回顧本學期的課文之旅,我們欣賞了一排排的《搭石》,它構成了家鄉的一道 ;登上了凝結著勞動人民血汗和 的萬里《長城》;在《鳥的天堂》,感受到大榕樹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 給我們看;我們還發現《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在落日的余暉下,綠得沉郁,如同一片_________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
二、閱讀運用(25分)
(一)
飛向藍天的恐龍
說到恐龍,人們往往想到兇猛的霸王龍或者笨重、遲鈍的馬門溪龍;談起鳥類,我們頭腦中自然會浮現輕靈的鴿子或者五彩斑斕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來發現的大量化石顯示: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
早在19世紀,英國學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龍和鳥類在骨骼結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在研究了大量恐龍和鳥類化石之后,科學家們提出,鳥類不僅和恐龍有親緣關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后裔。根據這一假說,一些與鳥類親緣關系較近的恐龍應該長有羽毛,但相關化石一直沒有被找到。20世紀末期,我國科學家在遼寧西部首次發現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頓時使全世界的研究者欣喜若狂。遼西的發現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涂上了“點睛”之筆。
1.選擇最佳答案,將序號填在括號里。(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