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評委,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八組中的第一篇課文《釣魚的啟示》,我準備從教材簡析及學生情況分析、教學目標及重、難點預設、教法學法、資源準備、教學流程及設想、簡述板書設計、設計理念七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簡析及學生情況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釣魚的啟示》一文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八組中的第一篇課文,屬精讀課文。《釣魚的啟示》設計在本冊的最后一組課文的第一篇,主要是檢驗一下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
這篇課文回憶了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我”好不容易釣著了一條大鱸魚,父親讓“我”把鱸魚放回湖里,使“我”從中獲得終生啟示的事,說明從小受到嚴格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這篇課文的作用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閱讀能力,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抓住主要內容。同時,體會課文蘊含著的深刻的做人道理,從中得到啟迪。
2.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具有獨立識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和自己的一些學習方法,具有較強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這次活動是移位上課,對該學校四年級學生的認識、表達、朗讀、感悟能力及學生學習習慣等不夠了解,所以在我的備課中設計了學情預設和教學策略。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預設
根據上述教材及學生情況的分析,我預定本課的教學課時為三課時,現在,我注重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通過第一課時的教學,準備完成以下目標。
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①、能正確、流利、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②、能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③、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來達到質疑、解疑;以讀為本來達到以讀促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初步領會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初步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精讀重點語句和段落,初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關鍵:以讀為本,融情于境
三、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為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識特點、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進行了這樣的教法設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采用“導—扶—放”和角色多角度的方法來達到預設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在新課程理念上提到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而在學法上我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讀為本、以讀促解來達到學生質疑、解疑。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還給課堂。在課堂結構上,我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設計了1.激趣引入,揭示課題;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3.細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4.精讀句段,情感升華;5.知識延伸與拓展五個層次的學法,它們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從而順利完成預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