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飛回來了》說課稿
說課情況: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十二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單元以“回歸”為主題,蘊涵了廣博而深厚的文化內容。朱鹮這種瀕臨絕跡的珍禽,表面上似乎與大多數人無關,實際上卻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所以,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增強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生存環境的意識;同時,也增強學生“保護環境,從小做起”的強烈社會責任感。
二、學情分析:
本班是我縣城關小學四年級平行班之一,參與課改實驗,使用北師大版教材的年級班,共有學生50多人。因此,已經熟悉新教材的編排序列、學習要求、學習方法等;且具備了一定的獲取知識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識。本班學生是城鎮的孩子,條件較好,學生整體素質較強,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加工運用信息的習慣和能力也比農村學生較強,這對于上好本課是很有利的。
三、設計理念:
語文教育最大的特點是人文性。課標要求語文教育應重視“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育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所以,在設計本課時,重點體現出“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維度,培養學生的愛心、責任心,實現育人和學習語文目標上的整體優化。
四:教學流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人與自然應有的關系。
2.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在交流與碰撞中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4.體會人們渴望瀕臨絕跡的珍奇動物回歸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難點:
⑴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渴望珍奇動植物回歸自然的美好愿望。
⑵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明白:只要人類保護好自然環境,人類和動物都會生活得很好。
⑶讓學生從自己和身邊做起,保護珍稀的動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學生學習需要激趣,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促進他們的發展。教學伊始,我與學生談話,把學生帶入他們感興趣的世界,營造了一個感興趣的“場”,使學生進入主動、專注的學習狀態。
二、創設情境、體味情感、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愿望,發揮學習的主動性,通過與學生展開對話,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就成為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學習也會事半功倍。
1.問題引領,質疑問難(課件出示)
(1)科考隊為什么來到了陜西洋縣呢?
(2)小光是如何幫助科考隊的?
(3)找出課文中描寫朱鹮的有關句子,讀一讀。
(4)找一找科考隊、小光和伙伴們為了保護朱鹮做了哪些事情?
2、師生互動,具體理解
3.生生互動,體味情感
4、有感情朗讀課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求學生能夠“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讓學生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品味課文的內容,隨后交流自己的感受與心得,用自己的朗讀表達自己的體驗。不同層次的學生個性與能力都得到充分展示,內心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拓展提高:
1.縱觀課文,說說課文的標題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討論:我們為了保護野生動物植物能做些什么?
四、師生總結:
親愛的同學們,地球是我們人類和動物共同擁有的家園,美麗珍稀的朱鹮終于飛回來,我們期待著更多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也能回歸家園,和我們人類和諧相處。
五、互動交流:
本節課我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六、作業設計:
1、向家人介紹朱鹮,并宣傳保護鳥類、保護環境、保護環境。
2、畫一幅主題“為保護環境,保護鳥類”的宣傳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