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拼音。(10分)
二、組詞(10分)
三、完成下列詞語填空并先其中一個造句。(8分)
( )惑( )解 ( )憊( )堪 ( )吞( )咽 ( )速( )客悠( )自( ) ( )闊( )垠
四、 近反詞語(5分)
反: 長遠-( ) 暢通-( ) 遲鈍-( )大約-( ) 顛倒是非-( )
近:得意揚揚-( ) 耀武揚威-( ) 蘊含-( )燥熱-( ) 推薦-( )
五、你會查字嗎(8分)
1、“烹”字音序是( ),讀音是( ),部首是( ),除去部首剩( )畫,總筆畫數是( )畫,( )結構,組詞( )、( )。
2、“綜”字音序是( ),讀音是( ),部首是( ),除去部首剩( )畫,總筆畫數是( )畫, ( )結構,組詞( )、( )。
六、句子改寫(7分)
1、 聽了陳建華阿姨的事跡報告,我們怎么能不被深深地感動呢?(反問句改寫成陳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誼,我們不會忘記。(陳述句改寫成反問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難道葉老先生在人品和作品上不能堪稱楷模嗎?(改寫句子,使句子意思不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座堤壩被兇猛的洪水沖垮了。(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宮、人民大會堂、長城都是我國著名的古建筑物。(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學習上你會用什么名言告誡自已要好好讀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例句: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 母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凈。(仿照例句,仿寫一組句子)
仿寫:父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閱讀(16分)
(一)《觀潮》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mèn mēn)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feì fù),有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 歡騰)起來。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zú zhú)漸拉長,變粗,(橫臥 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bìng bìn)進,浩浩蕩蕩地飛奔(bēn bèn)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tàn chàn)動起來。
1、我會在文段括號內用“\”選出合適的詞語。(3分)
2、我會劃去在文段括號內不正確的讀音。(3分)
3、從第一段話中的“_______ ”“______ ”兩個詞可以看出觀潮人群的熱情之高。(3分)
4、“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敝械摹八畨Α敝 ,說明 ____________ 。(2分)
5、短文中第二段話是按照 ____的順序寫的。文中最能體現這一順序的詞語是“ _______”(2分)
6、比較下面的句子。(3分)
、倮顺痹絹碓浇,猶如戰馬飛奔而來。
②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飛奔而來。
③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第一句意思 ______;第二句寫出了_____和____;第三句更具體地寫出了大潮發出 ____的和浩大的_______。
八、口語交際(6分)
我們知道釣魚島是我中國固有的領土,前幾年日本國發生售島事件(把釣魚島當成日本自已的土地買賣),引起中國人民的憤怒。作為新一代的你們怎樣看待此事,要做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習作(30分)
如果一位外國小伙伴來到你的家鄉游玩,你怎樣把家鄉的美介紹給這位外國朋友。
1、題目自擬
2、字300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2.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期末綜合評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