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有一個情感儲備后,我?guī)ьI學生走進課文靜靜的欣賞這首詩(CAI課件播放帶著配樂的朗誦)聽清字音,自由讀認清字形,而后利用課件檢查生字掌握情況?(通過搶讀、開火車等活動)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在指導識字中,重點強調“還、朝、重”這幾個多音字,并讓學生記住“啼、猿、辭”的結構。
這樣,在反復閱讀中學生了解了生字的字音、字形,并在其后的隨文教學中反復鞏固,達到掌握的程度。注重了學生識字的情感、態(tài)度、習慣的培養(yǎng),為課文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深讀課文,感悟意境。
這一流程分為五步完成:
1、在學生已經克服了生字難關,也能流利地誦讀古詩以后,我這樣說:同學們,學習古詩,不僅會讀,還應該走進詩句,了解詩意,這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讓我們再深入地讀一讀,邊讀邊想,把不能理解的字詞標示出來,嘗試自己解決。于是引導學生邊讀邊議,同時運用字典查找字義,同桌互助。(師巡視,隨機點撥)
在課堂上,當學生對一些字詞不理解時,老師的引導解決辦法是很多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結合農村狀況,結合我班學生情況,讓學生和附近幾個同學討論,通過查字典解決。因為,字典是學生的終生伴侶,二年級學生剛學完查字典,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重視,我們的課堂在追求時尚、追求完美的同時,更應該重視最為淳樸的東西,特別是農村學生。
2、師生釋疑,掃除字詞障礙:
江陵,是現在的湖北省江陵縣,在白帝城的下游,距離白帝城有上千里路。邊介紹邊點擊地圖課件,讓學生體會路途的遙遠。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我沒有事先預設的,因為在巡視中我發(fā)現雖然在導入時我提過,但仍然還有幾個學生不知道這是地名,于是我結合課件再次點擊地圖,同時也讓學生體會路途的遙遠,在解決這一沒有預設的生成問題時,也奠定了情感基礎。
3、學生匯報,引導圖文結合自主說詩意,順序由學生匯報順序變動。
(1)“朝辭白帝彩云間”:了解 “朝”是“早上”的意思,早上李白告別了高聳入云的白帝城。CAI課件出示白帝城圖,感悟詩人心情。
感情讀。
(2)“兩岸猿聲啼不住”是李白在回江陵城時,聽見兩岸的猿猴在不停的叫,船行的特別快。CAI課件出示山峽風景,猿猴圖,聽猿猴凄慘的叫聲,感悟詩人高興,欣喜、愉悅的心情,無暇欣賞美景,耳邊只聽到猿猴叫聲,連聽到猿猴凄慘的叫聲也沒能受影響他的心情。
(3)緊接上句出示 “輕舟已過萬重山”:
①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
②感悟夸張的手法。學生列舉詩例,知道這里的“萬重山”“千里”都不是實指。了解李白詩歌特色。
③談體會。感悟詩人高興、急切的心情。
④帶著自己的感受自由讀、抽讀、賽讀這兩句詩,師生互動評價。
(4)“千里江陵一日還”:CAI 課件出示白帝城到江陵的地勢圖。引導學生比較“千里江陵”和“一日還”的意思,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遙遠,但用的時間卻很短,讓學生體會小船順流直下,速度飛快,作者遇赦返鄉(xiāng)的高興心情,指導學生讀出這種感受。
(抽生讀、小組讀)
(5)你們已經走進課文,和詩人進行了心與心的交流,這也是學習古詩,讀好古詩的好方法。下面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加上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這首詩的含義。
(生自由說,抽生說)
對于古詩的感悟,我沒有按照傳統串講串問教法,而是引領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哪怕只是選擇一句。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師生共同討論,互相補充,互動評價。同時,在感悟中有效利用CAI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帶領學生入情入境,發(fā)揮想象,感知詩人。
(6)讀背古詩。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兩步。先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現出來,而后在學生自由誦讀,個別讀,小組賽讀過程中達到能背下來的程度。其實,反復朗誦的過程不僅是一種鞏固,也是學生感悟的再創(chuàng)造。這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朗讀能力,也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生:,背誦。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到此,學生已掌握詩歌,也了解了意境。但語文學習不僅要走進文本去感悟、體會,還應該走出文本去審視,運用。這才是有效學語文。因此,課畢,我還讓學生課內外聯系課后收集有關李白的詩,或者唐詩,準備開個“唐詩交流會”。讓他們帶著要求走出課堂,擴大閱讀視野,培養(yǎng)學習古詩興趣,感悟我國唐詩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