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品詞析句能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力,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通過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因此本節課我注重品詞析句,體會情感。
1、品味詞語,體會情感
正因為作者心里感覺到時間是這么寶貴,所以充滿著不盡的著急、悲傷。那他決定怎么辦呢?結果呢?(快速瀏覽課文第八自然段,說說作者和時間賽跑的結果如何?他的心情呢?)當學生匯報到林清玄取得巨大成果時,我相機補充資料(課件出示)
2、品味成功,珍惜時間
① 補充資料,品味成功
課件出示:林清玄,臺灣高雄人。一九七三年開始散文創作。一九七
九年起連續七次獲臺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秀獎和報導文學優等獎、臺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自幼立志成為作家,青年時期獲遍重要文學獎,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國臺灣、大陸、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華語教本,也多次被選入大學國文選,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
引導學生說出作者正因為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所以他才更加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最終獲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功!(板書: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 )
、诙嘈问接柧,懂得珍惜時間
葉老曾說:“凡是技術,沒有不需要練的。”闡明了訓練的重要性。所以課堂上,我抓住一切可選用的機會進行朗讀訓練、說話訓練、寫話訓練,進而使學生更加懂得珍惜時間。
說話訓練:林清玄取得的成就給了你哪些啟示?
寫話訓練:你準備怎樣和時間賽跑呢?把你的想法寫下來!通過訓練既鍛煉了能力,有強化了學生珍惜時間的觀念。
板塊三:拓展延伸, 升華主題
多媒體課件展示現實生活中人們和時間賽跑的畫面,使學生更進一步懂得時間的珍貴,激發學生樹立和時間賽跑的決。
板塊四:化零為整, 總結課文
1、本課是一篇散文,而散文的特點正是“形散而神不散”,通過學習學生雖然理解了課文,但所有的知識點似乎還需要用一根線把它串起來。鑒于此,我設計這一環節,通過“回顧課文———完成填空——感情朗讀”三步完成,學生既回歸了課文,又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也體現了“長文短教,厚書讀薄”的語文理念。
2、課件演示:出現時鐘走動的聲音
聽,時間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文字在屏幕上緩緩移動,教師深情朗讀:“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笔前!時間對于每個人都是公正的,抓起來就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孩子們,將來有一天,你們也會和作者一樣長大,面對你們的孩子,你會告訴他——
生: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師:此時此刻,如果我請你把這句話也送給我,你會說——
生:假若您一直和時間賽跑,您就可以成功。
師:如果我請你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你會握緊了拳頭在心里暗暗地說——
生:假若我一直和時間賽跑,我就可以成功!
師:如果我請你用把這句話送所有的人,你會說——
生:假若我們一直和時間賽跑,我們就可以成功!
板塊五:推薦作業,自主選擇
新課標要求中年級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和感受,并引導學生觀察社會和人生,為體現這一指導思想并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同時也為強化學生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我設計如下作業:
(1)、從報刊、電視、網站上搜集更多走在時間前面的人,并知道他們的動人事跡。
(2)、以《時間,___》為題,談談自己和時間賽跑時的感想和收獲。
四、說板書
隨機板書,凸現重點
板書是教學重難點的體現,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縮影,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課堂教學的過程,這樣直觀的板書脈絡清晰,凸現重點。
【附板書設計】
和 時間 賽跑
↓ ↓
一去不復返
珍惜時間 合理利用時間
↓
成 功
以上是我對《和時間賽跑》這一課的理解,在執教的過程中,我始終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多形式的朗讀中感受文本的內涵,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和內化,在讀中訓練語言,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今天的說課就算拋磚引玉,有不到之處,懇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