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課堂實錄:
一、交流歇后語,導入新課
師:有這樣一個歇后語:盧溝橋的獅子——
生:數(shù)不清。
師:這句歇后語說盧溝橋的獅子怎么樣?
生:多。
師:對,很多很多。(板書:多)就是這座獅子多得數(shù)不清的橋,曾被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稱為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映示)咱們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吧。
生: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
師:你能讀懂這句話的意思嗎?
生1:我知道了,世界上雖然有許多的橋,但是盧溝橋是最好的橋,很漂亮,很有價值,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橋。馬可?波羅是世界上著名的旅行家,他說出這樣的話,也是我們的驕傲。
師:這是我們北京人的驕傲!
生2:說這座是獨一無二的橋,是因為這座橋很有新意。
師:這就是說沒有其他的橋可以和這座橋相比,再把這句話讀一讀。
生: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
二、品讀課文、啟發(fā)想像、體會和平年代里獅子的無憂無慮
讀課文第2自然段。
師:同學們,就在這座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上面,有許許多多的獅子。盧溝橋的獅子僅僅是多嗎?這節(jié)課咱們就重點讀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想想盧溝橋的獅子還有什么特點?
生:盧溝橋的獅子還有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特點。
師:請你把“大小不一”這個詞寫到黑板上去。
生1:盧溝橋的獅子栩栩如生。
生2:盧溝橋的獅子大的和小的有天壤之別,造型奇巧,各不一樣。
師:你剛才說了,還有一個“形態(tài)各異”,請你也把它寫上去。
師:盧溝橋的獅子到底是怎樣的大小不一呢?能不能用朗讀來告訴大家。找到課文,咱們一起來讀。
生:它們有大有小,大的有幾十厘米,小的只有幾厘米,甚至連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師:我覺得這個大的還不夠大,小的還不夠小,再來一次!
師:噢,原來大的這么大,小的這么小,盧溝橋的獅子有意思吧!更有意思的是它們的形態(tài)也不一樣。請同學們讀下邊的課文,你最喜歡的句子可以多讀幾遍。
師:咱們展示一下,把描寫你最喜歡的那尊獅子的語句有聲有色地讀給大家聽。
生:有的小獅子藏在大獅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戲。
師:他說有的小獅子藏在大獅子的身后,你們說它們在做什么游戲呢?
生:捉迷藏。
師:捉迷藏的游戲有趣嗎?你們看,(映圖)這個小獅子藏在大獅子的身后,你們好象在說什么呀?你們好像聽到它們在說什么了?
生:它們好像在說,你找不著我的,找不著我的。
師:愿意分享它們的快樂嗎?一起讀讀這句話。
師:真有趣,讀成兩聲部了,再讀一遍吧。
師:誰再讀。
……
師:還有別的語句,誰讀?
生:有的小獅子偎依在母獅子的懷里,好象正在熟睡。
師:小獅子在熟睡,你可別吵醒它了!該怎么讀?
師:多么香甜哪!大家一起來!
師:還有別的語句,讀吧!
生:還有的小獅子大概太淘氣了,被大獅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師:老師給你提個建議,你能不能按得再重一點,不然淘氣的小獅子還會再逃走的,再讀一次吧。
(生笑讀)
師:還有誰喜歡讀這一句?
師:按(強調(diào))在地上,一起讀。
師:還有誰要讀別的語句?
生: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著遠方長吼。
師:長吼,那么威武,那么有力,你們說它們會怎么長吼?在位置上試試。
(生學獅子吼)
師:這么威武,這么有力,這句話應該怎么讀?大伙讀,氣勢大,一起讀!
創(chuàng)設意境,激發(fā)想像。
師;讀著讀著,我們仿佛覺得這些獅子仿佛是有人性的,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兒。在和平的年代里,這些獅子正在盡情地嬉戲,享受著天倫之樂呢!大伙兒連起來,把整段話讀一讀。
師:同學們,可愛的獅子,古老的石橋,在美麗的月色下如詩如畫,想不想去欣賞一下?(看錄像。配樂朗誦:介紹盧溝橋原來是繁華的商埠,現(xiàn)在有“盧溝曉月”等勝景。)
師:美嗎?這么美的景就在咱們北京哪!在這么美妙、祥和的意境當中,還有些獅子在干什么呢?你能不能幫作者再想下去?
(配樂映示形態(tài)各異的獅子圖片,邊看邊交流)
生1:有的小獅子擁在一起,玩耍打鬧。
生2:有的小獅子抬頭望著天,好像在書天上的白云。
生3:有的大獅子張牙舞爪,很威武的樣子。
[!--empirenews.page--]生4:有的小獅子趴在大獅子的耳朵上,好像正在說悄悄話。
生5:有的大獅子在舔小獅子的身體,好像正在給小獅子洗澡。
生6:有的小獅子躲在大獅子的懷里,好像看到了什么讓他害怕的東西。
……
師:這么多可愛的獅子,在和平、祥和的氣氛當中,它們?yōu)楸R溝橋的美麗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每一尊獅子都栩栩如生,都是精美的藝術品,怪不得馬可?波羅要由衷地贊嘆,這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映示)再讀一次,把“最好”的意思讀出來。
師:把“獨一無二”的意思再強調(diào)一下,讀。
三、了解歷史、渲染氣氛,想像戰(zhàn)爭年代里獅子的飽經(jīng)滄桑
1.交流信息,了解歷史。
師:就是這座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卻記載著一段難以忘記的歷史。1937年7月7日,日寇的鐵蹄破壞了這美好的意境,中國人民的鮮血染紅了這潔白的橋欄。一起讀一讀文章的最后一段。
師:關于這段難忘的歷史,老師課前請同學們查閱了有關的圖片、文字資料。現(xiàn)在把帶來的資料交流交流,可以離開自己的位置。
(組織學生相互交流)
師:通過交流資料,你知道什么叫做“挑釁”了嗎?
生:“挑釁”就是故意挑起事端,引起沖突。
師:當時,日寇是怎樣挑起了戰(zhàn)爭?
生:日寇借士兵失蹤……
師:盛老師也找到了一段錄像資料,看看好嗎?
(放錄像:七七事變。解說:當時,中國士兵同仇敵,很多士兵嫌跑步速度慢,直接從城墻上跳下,殺入敵陣,喊殺聲在幾里外都聽得到。)
2.聯(lián)系情境,改寫課文。
師:那一陣陣密集的槍炮聲把我們的思緒帶到了67年前那些血雨腥風的歲月,讓我們再睜大眼睛看看這些在槍林彈雨中的盧溝橋的獅子。還是這些獅子,但再看到這些獅子,你的情感、你的想像就會發(fā)生變化。
(映示前面自由想像時的那些形態(tài)各異的獅子圖片,配上了槍炮聲,在槍炮聲中啟發(fā)、寫、交流。)
師:這些在槍林彈雨中的獅子,它們還會幸福嗎?還有快樂嗎?這些失去了幸福和快樂的獅子,此刻它們又在做什么呢?聯(lián)系當時的情景,在作業(yè)紙上改寫或者補寫課文最后一段,可以寫一句,快的孩子可以寫兩句。
生1:有的小獅子偎依在母親的懷里,好像害怕日軍的槍炮。
生2:有的低著頭,好像在為犧牲的戰(zhàn)士們流淚。
師:獎勵你光榮地站著。
生3: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正在朝著敵軍怒吼。
生4:有的獅子瞪圓雙眼,好像在仇視日本侵略者。
師:也獎勵你光榮地站著。
生5:有的小獅子偎依在母獅子的懷里,好像在躲避敵人的槍雨。(師示意學生站著)
生6:有的小獅子蹲坐在石柱上,好像在守衛(wèi)著我們的祖國。
生7:有的獅子蹲坐在石柱上,好像在指責這些破壞和平的人;有的低著頭,好像在為炮火中受傷的人們而傷心。(師:示意站著)
生8:有的獅子全家坐在一起,好像在清點日軍的罪行;有的獅子蹲坐在石柱上,好像在怒視著日軍侵略者。
生9:有的獅子很威武,好像要把日軍侵略者全部給消滅了。
生10:有的獅子莊嚴地站著,好像在防止日本侵略者來侵略自己的家。
生11:有的大獅子把小獅子按在地上,好像害怕日寇把自己的孩子搶走。(師示意站著)
……
請你們幾位站著的同學,帶著你們的作業(yè)紙到前面來。讓我們懷著激憤的氣憤的悲憤的心情來讀我們改寫過的這段課文,就讀你們寫的句子,盛老師給你們讀總起句。
(師引讀后,學生依次讀自己寫的句子,讀完后,關閉槍炮聲和圖片。)
師:同學們,這些飽經(jīng)滄桑的盧溝橋的獅子,它們親眼看到了日寇的兇狠殘暴,親耳聽到了這震驚全世界的抗日戰(zhàn)爭的第一槍,它們可是最好的見證啊!讓我們再來讀讀馬可?波羅說的這句話。(映示)
師:學到這兒,你對這句話有什么新的感受和體會嗎?
總結全文,升華延伸
生:這座石橋曾經(jīng)經(jīng)歷戰(zhàn)爭,依然保存到現(xiàn)在,可是這橋十分的堅固,而且記載著中國的歷史。
師:盧溝橋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更是英雄氣概的結晶。
生1:我們中國人應該記住這座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
生2:盧溝橋的獅子是七七事變的唯一見證人。
生3:這座橋還記載著中國人民的恥辱,在盧溝橋前面的一些城墻上,仍然保存著日本侵略者留下的一些彈孔和槍孔。
師:這座橋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智慧是獨一無二的,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更是獨一無二的,再讀馬可?波羅的這句話!
[!--empirenews.page--]師:為了紀念這些在七七事變中犧牲的英雄們,在盧溝橋旁建起了一座抗日英雄紀念館。在紀念館的門前就有一尊獅子,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國這頭睡獅已經(jīng)覺醒了,他像雄師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讀完了這篇課文,我也情不自禁地寫下了幾句話。(映示)請讀讀我寫的這幾句話。
生:盧溝橋是一頁永遠展開的歷史,一頁凝重的歷史,一頁光榮的歷史,一頁讓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歷史!
師:然而,歷史終究是歷史,67年過去了,如今國富民強的祖國給盧溝橋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如今,橋兩邊,橋兩釁,披了800多年風塵的獅子,又在盡情地嬉戲,享受著盧溝橋的這份寧靜與祥和呢!你們愿意去分享一下它們的快樂嗎?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
(配樂)
生:他們的形狀各不相同……
合作探究、延伸課外。
師:同學們,對于盧溝橋,對于這些獅子,你還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盧溝橋是誰建造的。
生:我想知道盧溝橋的獅子一共有多少種形狀。
生:我想知道盧溝橋的獅子有多長有多寬。
生:我想知道盧溝橋的獅子保存得這樣好和氣候有什么關系。
師:課后,大家可以組成各種合作小組,對地理位置感興趣的就組成地理位置組,還可以組成建筑構造組、景物特點組、歷史資料組、游人評論組……?繼續(xù)去網(wǎng)上查詢資料……
說課與評析: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教學的基本性質(zhì)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工具性”關注的是語文的“本性”,“人文性”關注的是語文的“特性”,兩者一“統(tǒng)一”,便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共同建構完美的語文教學。
一、語言中建構精神
語言是精神建構的土壤,只有當精神的建構扎根在豐厚的語言土壤,才能使精神在學生生命中生根、發(fā)芽,否則,精神便成了符號,成了空洞的說教。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語言的感悟、理解、應用中,捕捉、汲取前人留下的豐富的精神養(yǎng)分,滋養(yǎng)、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拓展他們生命的寬度,鍛造他們生命的厚度,發(fā)掘他們生命的深度,從而使他們建構起豐富的精神世界。《盧溝橋的獅子》整堂課都在努力以課文為載體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反復研讀課文第2、 4自然段,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情感:對雕刻了這么多栩栩如生的獅子的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贊嘆之情;對在七七事變中奮起反抗的中國人民英雄氣概的贊嘆之情;還有對侵略者無比的憤恨之情。“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這句馬可?波羅的名言,既是整堂課的“中軸線”,也是學生語言和精神的交匯點。課堂上,師生一起創(chuàng)造課程資源,如對“盧溝曉月”、古橋建筑、七七事變等背景資料的介紹、交流等,為整堂課的學習提供了一個豐富的文化背景,讓學生在課堂上理解、感受語言文字魅力的同時,享受著豐富的文化大餐,經(jīng)歷著難忘的精神之旅,幸福地棲居在詩意的課堂上。
二、精神的建構中發(fā)展語言
如果把語言比作土壤的話,那么精神則是滋生于語言土壤中的樹苗。土壤越肥沃,樹苗越能茁壯成長;反之,枝繁葉茂的大樹能使腳下的土地充滿勃勃生機。語言作為一種符號,卻承載了太多的情和義,語言的流暢表達需要情感的催發(fā)。“情動而辭發(fā)”。當學生的身心被情感浸潤時,課堂便會煥發(fā)出如癡如醉的人化情境。此時,師生對話的語言便不再是干巴巴的符號,而是心靈的傾訴、生命的宣泄,此時,我們還需為學生的詞不達意而苦惱嗎?我們還需為學生的語言蒼白而焦慮嗎?本課在引導學生想像說話時,我們?yōu)閷W生提供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意境:盧溝橋在和平年代的美麗、祥和以及戰(zhàn)爭年代的痛苦、滄桑。在圖文資料的導引下,學生入情入境,語言表達流暢、豐富、合情合理。有了一定精神支撐的語言才是有骨有架有血有肉的語言。可以說,是精神催生了語言、凈化了語言、提煉了語言,語言和精神同構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