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課文《盧溝橋的獅子》教學設計
一、初讀,感知課文內容。
1、板書課題《盧溝橋的獅子》,齊讀課題。
說一說,課文重點寫盧溝橋,還是獅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初步感知題目告訴了課文寫作的內容、重點、選材的范圍,感知到題目有統(tǒng)攝全文的作用。)
2、自由讀課文。
要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3、讀詞語。(課件出示)
盧溝橋獅子雕刻流傳吼叫
舉世聞名栩栩如生形態(tài)各異
a) 自己練讀。
b) 指名讀(先讓識字能力強的同學讀,再讓平時識字能力較差的同學讀)。
c) 齊讀。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讓我們互相幫助,把課文讀通順,好不好?你們最想幫助誰?
(讓平時讀書不太好的同學朗讀,其他同學評論。對評論同學的要求是:評論別人的朗讀時要先肯定優(yōu)點,然后再指出不足,如果覺得自己哪些地方能夠比他讀得好,也可以適當范讀)
二、再讀,品味課文語言。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你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學生可能提出兩個不理解的詞語:舉世聞名栩栩如生
指名互助解決。
舉世聞名:在全世界很有名。
(師補充: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盛贊盧溝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橋”。)
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樣。
(如果學生不能解釋,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繼續(xù)學習)
2. 默讀第二自然段,標出有幾句話。
(1)齊讀第一句。(板書:真有意思)
(2)從哪些句子看出這些獅子真有意思?
自己找到這些句子讀一讀,并用筆把這些句子畫出來。
指名匯報。
(隨機板書:
有大有小大的……小的……甚至……
樣子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
a) 自己讀,邊讀邊想象盧溝橋的獅子是什么樣的。(自讀自悟)
b) 指名讀,看誰能把這些獅子有趣的樣子讀出來,讀完后,再讓學生評一評。(班內合作學習)
c) 師生合作讀,感悟句式。(引導學習)
出示課件:(第二自然段)
這些獅子真有意思。它們有大有小,大的有幾十厘米,小的只有幾厘米,甚至連鼻子眼睛都看不清楚。他們的樣子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在朝遠方長吼;有的低著頭,好像在專心聽橋下的流水聲;有的小獅子倚在大獅子懷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獅子藏在大獅子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戲;還有的小獅子大概太淘氣了,被大獅子輕輕按在地上……(老師讀畫橫線的內容)
d) 看圖片自由品讀。(課件出示與第二自然段內容對應的圖片,欣賞后再讀)
e) 在小組內展示。
f) 指名美讀。
(形式多樣的朗讀設計,又貫穿教師的組織,引導和指點,促使學生們能興致盎然地讀出形,讀出情,讀出味,讀出神。在朗讀中,使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積累語言,欣賞作者的遣詞造句的藝術技巧,同時視覺和思維發(fā)生聯(lián)系,發(fā)展想象力。)
(3)理解句式,練習說話。
a) 文中有四個“好像”。“好像”后面寫的是什么?(是寫的作者由看到的石獅子形象而進行的聯(lián)想,這樣使石獅的形態(tài)更加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b) 段末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各具情態(tài)的獅子還有很多很多,課文中僅是舉了幾個例子,實際上石獅子千姿百態(tài),不可能一一寫出。)
c) 盧溝橋的獅子還有什么樣子的?想看一看嗎?
(課件出示其他獅子姿態(tài)的圖片)你最喜歡那只獅子?它是什么樣子?你能仿照課文的寫法用上“有的……好像……”向大家介紹嗎?
自己想一想;和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互相幫助把句子說通順;指名說。
3、齊讀最后一段。
三、布置作業(yè)
搜集有關盧溝橋的資料。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課文《盧溝橋的獅子》教學反思
《盧溝橋的獅子》這篇課文主要描述了盧溝橋的石獅子的三個特點數(shù)量多、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贊頌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我完成了所制定的教學目的。首先,我在復習導入環(huán)節(jié)復習本課字音和多音字及重點詞語,并結合學生對“舉”字的理解學習選擇合適的釋義。其次,我能在課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了解石獅子形態(tài)各異,非常有趣,舉世聞名。教學難點是學習默讀課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想象寫話練習,提高寫話能力。第二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我通過朗讀、想象等來理解體會盧溝橋的獅子真有意思。學生從讀中理解體會,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展開豐富的想象等對第二自然段加以理解,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通過寫話練習,學生的寫話能力也有所提高。同學們寫到:有的小獅子伸著手指,好象在數(shù)數(shù);有的小獅子趴在媽媽頭上,好象在給媽媽梳頭;有的大獅子蹲坐在石柱上,好象在思考問題……學生通過讀課文和豐富的想象寫出了不同的句子。
更多相關文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