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再認真讀讀這段話,想一想,沒有這個“更”字行不行呢?為什么?
(沒有不行。有“更”字,可以看出作者在看到漫山遍野的水池時就已經感到驚奇了,而在看到五彩斑斕的池水時驚奇的程度更深了。)
意圖:“更”字不是生字,也容易理解,之所以引導學生關注這個字,是因為通過“更”字能使學生聯系前文體會到作者情感的變化,進一步感受池水的神奇。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 提出問題,自學解決
五彩池里的水為什么會是五顏六色的呢?這其中有什么奧妙呢?很多同學對這個問題感興趣,認真讀讀第四自然段,相信你自己就能找到答案。
2 自學交流
自己讀讀這一自然段,找一找池水呈現不同顏色的原因有哪幾個,在文中標上序號。然后,在學習小組中交流討論。
意圖:關于池水美麗神奇的原因,學生感興趣,理解也無難度。放手讓學生組成小組自學,符合教材、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
3 匯報討論
剛才誰提出了這方面的問題,現在明白了嗎?能不能代表你們小組來匯報?
方案1
① 學生找出了4方面的原因:池底長著許多形狀各異的石筍;石筍表面凝結著一層細膩透明的石粉;陽光的照射;池邊樹木花草五光十色的倒影。
、 你真了不起,通過自己的努力就把池水呈現不同顏色的原因找到了,祝賀你!同時也說明你所在的小組是一個團結的集體,羨慕你!
方案2
、 學生找出了原因,但未找全。
、 這是你們小組的意見,其他小組呢?
③ 就其他小組補充的原因討論。
例如:想一想,石筍上如果沒有這層細膩透明的石粉行不行?
、 看來,這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原因啊!現在請你(第一個學生)再把4方面的原因完整地說一說好嗎?
⑤ 你看,通過你自己的努力,再加上同學們的幫助,問題就解決了。今后我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問題就要這樣解決。
意圖:讓提出問題的學生自己來解答,體現學生由開課之初的提出不懂的問題,通過自學、交流,最終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切實體現教學為學生的需要服務的教學思想。同時確保小組合作學習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切實發揮作用,使師生互動、生生交流得到充分體現。
四總結全文
(一)比較不同,強化理解
通過前面的學習,誰能說說五彩池和瑤池有什么不同?
(可引導學生從數量的多少,規模的大小,現實與傳說等角度談理解。)
(二)激情朗讀
是啊,現實中存在的五彩池要比神話故事中的瑤池更美麗、更神奇!面對這人間的仙境,作者發出了由衷的贊嘆,齊讀最后一段。
(三)對于作者“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的感嘆,你有什么理解?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回顧一下前面的學習,我們對預習時讀懂的內容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并且自己解決了一部分不懂的問題,還有一些問題,像五彩池是怎樣形成的?池里的水是從哪兒來的?石筍上怎么會凝結著一層石粉等等,我們課上不可能解決了,同學們可以在課下通過各種渠道做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這兒,老師向大家推薦《中國名勝經典》這本書,課下可以傳閱一下,相信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意圖:對于學生感興趣而又無法在課堂教學中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課外資料等渠道自己解決,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課內知識的學習也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有利于學生投入實踐活動和綜合學習中去,拓寬語文學習的領域。
六課后練習
(一)背誦
1 同學們,課文學完了,大家想不想把五彩池美麗神奇的景象和文中優美的語句留在腦海中。課后練習要求我們背誦課文的2、4自然段,下面我們就一起試著背一背。
2 背誦第2自然段:教師引背,引導學生邊背誦邊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景象。
3 背誦第4自然段:啟發學生按照四方面原因的順序背誦。
意圖:在落實課后練習要求的同時,指點學生背誦的方法,并以背誦的方式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二)仿寫比喻句
1 這篇課文中有不少打比方的句子,請同學們把以下三個句子補充完整,讀一讀,想象句子所描繪的景象。出示課后思考練習3中的三個句子進行填空練習。
2 請同學們仿照這幾句話的樣子,將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咱們來比一比,看誰想得好,填得妙。
、 晚上,天上的星星好像
、 空中的云朵形態萬千,有的像 …… ;有的像……;有的像 …… ;有的像 ……
3 你還能自己寫出這樣的句子嗎?試著寫一寫。誰愿讀給大家聽聽?
4 在今后的學習和閱讀中讀到打比方的句子,同學們要邊讀邊想象句子描繪的景象,這樣能使我們對文章理解得更深刻;作文的時候,試著運用這種描寫的方法,你的文章就會更加生動、形象。
意圖:恰當運用比喻句是本文的一個顯著特點,在前面理解課文的環節中,教師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喻句的朗讀和想象體會五彩池的美麗神奇。所背誦的段落中也多處運用了比喻。此項練習的設計,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比喻句,使運用語言文字的訓練得以落實,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板書設計
位置 四川松潘藏龍山
水池 漫山遍野
13 五彩池 池水 同 不同 美麗神奇
原因 ①②③④
在人間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