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 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板書課題)當我讀完篇文章時,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確實是有情感、有溫度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溫暖甜美的感覺。文章講述了我因為參加作文競賽,榮幸地獲得葉圣陶先生的親筆批改和邀請上門做客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對葉老的感激和懷念之情,贊揚了葉老的嚴謹認真和對晚輩的大力提攜和支持。
文章語言樸實無華,但是在這平淡的語言中有一種真摯透明的美,不愧是一篇積累語言、發展思維、進行高尚情操教育的經典美文。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為求得文本內涵、作者感受、教者預設和學生需求的有機統一,我形成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1、認識薦、賞等6個生字,會寫詞、躁等7個生字,準確讀寫“楷模”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體會重點詞語的意思。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培養孩子們形成感恩的心態。
我將教學重點確定為教學目標二,把教學難點確定為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描寫作用。
為達成如上教學目標,突破重點難點,針對孩子們形象思維較為發達、個性活潑的特點,教法上我將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和啟發式教學法。學法上將重點指導學生采用朗讀自悟法和小組討論法。
好的教學理念必須貫徹落實于教學過程才能產生教學生產力。 結合我個人的文學閱讀經驗及長期的課堂美學追求,我將盡力營造出“學生活動充分、語言積累豐富、情感審美熏陶有效”的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文本
生活是語文的源頭和活水,上課伊始,我將采用這樣富有生活氣息的導語來引入對文本的學習。
歷史上有很多文化名人對下一輩從來都是關愛有加,比如我們都很熟悉的魯迅爺爺就曾用“俯首甘為孺子牛”來表明對待年輕人的態度,葉圣陶老爺爺對待晚輩也一直竭盡全力去給予支持和鼓勵,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作家肖復興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里是怎樣講述他與葉老的一段往事。
這樣導入是為了創設情境,彌補學生生活體驗之不足。營造氛圍,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讀課文,感悟體驗
語文名師王崧舟有言:“朗讀是語文課的靈魂“。《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文,文質兼美,要讓學生充分地朗讀。讀時要求學生勾畫出不熟悉的生字新詞,同時思考這樣兩個問題: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一件什么事?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通過帶著問題去朗讀,學生慢慢會體悟出作者對葉老的感恩和懷念,體悟出葉老的嚴謹認真和友善平和。
三、合作探究,深入品味
質疑解難是深入學習的開始,我將適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合作交流,突破重點難點。
比如說“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這句話含義深刻,那么到底有什么言外的意蘊?
第7段進行整段的景物描寫,一切景語皆情語,那么這些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提出這些問題后,我讓學生四人一組展開討論,為學生打造生生之間、生本之間交流探討的平臺。
最后,為了拓展文章的思想內涵,我還將讓學生任選一個內容,寫寫他們想說的話。
(1)作為已經成為作家的作者,成年后面對葉老將怎么說:“……”
(2)作為肖復興的父母,面對葉老將怎么說::“……”
(3)作為肖復興的老師,面對葉老將怎么說::“……”
四、課堂小結,升華情感
一堂好課如同一首優美的樂曲,結尾應當達到余音裊裊不絕的效果。在文本學習的結束時刻,我會充滿激情和期待地說:兩代人的故事雖然短暫,但是給我們的啟迪卻是那么深刻,人要懂得感恩,要樂于助人,要努力做一個因為自己的存在令人感到快樂、令人記念的人,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也是老師對自己的勉勵和追求,
我的目的是通過總結升華文章的情感,把課堂教學推向**。
板書作為教學的重要部分,我將采用提綱式板書,簡練直觀地總結課文內容。板書過程讓學生適量參與,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有機結合。
我的說課完畢,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