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葉老是怎樣給“我”修改作文的?請你讀課文1~5自然段,畫出讓你感觸最深的句子。
2.學生讀書,圈畫語句。
3.學生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隨機指導:預設學生說到第3自然段。
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1)假如你就是肖復興,你有怎樣的感受?(葉老改得認真)哪些字詞給你的感觸最深?
(2)帶著感受再讀這句話。
(3)出示插圖:葉老為肖復興修改的作文原稿。
在這篇1400多字的作文中,葉老為肖復興修改的地方多達140余處。而在這些修改中,每個標點、每個字,葉老都關注到了,像這樣的修改,幾頁稿紙上密密麻麻的!看到這些,你有什么想法呢?(葉老對待文章認真、細致、一絲不茍)
(4)帶著這種崇敬,誰來再給我們讀一讀這句話。
(5)你知道嗎,當時葉老擔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他的工作該是多么繁忙!可就在這種情況下,他還如此認真、細致地為“我”這樣一位15歲的初中生修改作文,此時的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6)帶著你的想法,再讀句子。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引入課外資料,通過圖片、數字的說明,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葉老做事認真、細致、一絲不茍。
4.預設學生說到第4自然的內容。
(1)大家再默默地讀一讀第4自然段,想想你從葉老的批改中,學到了哪些修改作文的方法?
(2)學生交流。
用字準確;長句斷成短句;刪除多余的字詞,使句子干凈、規范;用詞確切……
(3)再次出示插圖,尋找葉老修改作文的方法。
(4)老師總結:此時此刻,我們又想到了葉老在百忙之中為“我”修改作文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5)這千般感受化為一句話,誰來讀讀?
出示課件:
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6)春風拂面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溫暖、舒服)帶著你的感覺再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此環節再次利用課外資料學習,使課外資料的使用率得到提高;同時,在學習葉老修改習作的方法時,不僅讓學生收獲了方法,更讓他們對葉老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產生了崇敬之情。
5.預設學生說到第5自然的內容,出示葉老給“我”的評語。
(1)從這評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家對一個中學生的肯定,幫助“我”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2)帶著你的感受,再讀讀這段話。
6.剛才,我們和15歲的肖復興一起仔細地翻看、感悟了葉老修改的作文,在這個過程中,作者按照“為什么修改、怎么修改、我的感受”這樣的順序進行敘述,把葉老做事認真、一絲不茍的態度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真的學到了不少東西。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前5段的學習,讓學生理清作者敘述的順序,學習課文的表達方式。
(三)感悟人品,學習做人之道
1.肖復興是幸運的,他的作文得到葉老的修改,那年夏天,他還有幸走進了葉老的家,在那里,他再一次被深深地打動了。請大家讀課文6~10段,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
2.學生讀書,圈畫語句。
3.讀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