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入
同學們,上個學期我們共同學習了《莫高窟》,感受了敦煌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秦兵馬俑》,相信大家學完之后一定會被這支威武之師所震撼。
齊讀課題《秦兵馬俑》。(學生齊讀課名,老師指導“傭”的字形和發音。)
二、檢查預習
同學們和我一起去游覽著名的秦兵馬俑之前,讓我們先一同來解決“攔路虎”。(老師出示課件)
學生齊讀生字。(教師指導學生注意字音、字形)
出示課文中比較重要的成語,學生齊讀,并說出詞語的大體意思。
學生交流,鞏固課文中重要的字、詞。
學生交流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三、精讀感悟
默讀課文,并思考秦兵馬俑有哪些特點。
規模宏大 氣勢恢宏
(板書)
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
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第三自然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啟下∕過渡
剛才同學們說兵馬俑規模宏大,秦兵馬俑是怎樣的規模宏大呢?課文的第2自然段開頭就點出來了,并做了具體的描述,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第2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哪些句子讓你具體感受到了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讀了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聯想到了什么?(學生讀后交流。)
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足有兩個半足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8000個。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馬俑也最多,共有6000個左右。
列數據
(點名說明方法)
作比較
除規模宏大之外,秦兵馬俑還有哪些特點?找一找文中的相關句子畫出來,讀一讀。讀了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聯想到了什么?
站在高處鳥瞰,坑里的兵俑、馬俑相間,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學生交流,感受到秦兵馬俑恢弘的氣勢,仿佛看到了秦始皇正統帥千軍萬馬統一天下。)
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讀出規模宏大以及恢弘的氣勢。
秦兵馬俑是憑借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而享譽世界的嗎?它還有什么特點?
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
文中列舉了哪些兵馬俑類型?學生自由讀4~9自然段
將軍俑、武士俑、騎兵俑、車兵俑、弓弩手、馬俑。
這么多的兵馬俑近8000個啊!竟找不到兩個相同的,真是太奇妙了!我們一起走近兵馬俑,仔細端詳這些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兵馬俑。
教師出示將軍俑,學生自由讀第四自然段,并畫出將軍俑的個性特點。(讀后學生交流)
身材魁梧,頭戴金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站在隊伍前列,真是神氣啊!
威風凜凜,沉著鎮定
威風凜凜,神態自若
久經沙場、肩負重任
帶著剛才的交流討論,再讀課文,引導學生讀出將軍的個性特點。(生讀課文。)
是啊!秦兵馬俑中的將軍俑威風凜凜、指揮若定,大將之風昭然若顯。在他的帶領之下,所帶的軍隊是所向披靡。在這么多的軍俑之中除了將軍俑外,課文中還介紹了其他幾種兵馬俑,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種兵馬俑,用剛才學習第4自然段的方法重點學習,看看圖,讀讀課文,體會體會它們的個性特點。(生自學,教師巡視點撥。)
武士俑:第五自然段
(總結特點:英勇無畏、整裝待發)
騎兵俑:第六自然段
(總結特點:能騎善射、勇猛無比)
車兵俑:第七自然段 以將軍俑為例學生自己交流
(總結特點:忠心耿耿)
弓弩手:第八自然段
(總結特點:箭術高超)
馬俑:第八自然段
(總結特點:躍躍欲試)
引導過渡,齊讀課文第十自然段:
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你會發現它們神態各異。引讀第十自然段,兵馬俑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走近 ,似乎 。
這么多的兵馬俑,這么多的神態。他們“有的凝視遠方,好像思念家鄉的親人。”這一句后有省略號,說明了什么?
兵俑還有許多不同的神態。
誰能用“有的……好象……”的句式來續寫?
有的微閉雙目,好像在養精蓄銳,作好下一場戰斗的準備。
有的兵馬俑圍坐一團,好像在商討國家大事。
有的兵馬俑頭靠頭,神態嚴肅,好像在傳遞軍中重要情報呢!
4~9自然段具體介紹了兵馬俑的不同神態。作者運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加以細描,仿佛讓我們看到,那一個個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場的高大形象;仿佛讓我們傾聽到,那一個個威猛將士思鄉念親的凄婉心聲;仿佛讓我們感受到,那一個個兵馬俑背后的血淚與辛酸……正是作者的獨巨匠心選擇了恰當的觀察視角,運用這樣的表達方式,讓我們讀出中華民族的偉大,讀出中國人民智慧的偉大。
生齊讀這一段。
同學們,讀完后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呢? (生發言。)
五、激發鼓勵,課堂小結
同學們,聽了你們的回答,我也是又激動又佩服古代的勞動人民啊!的確秦兵馬俑,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六、板書設計
秦兵馬俑
規模宏大 氣勢恢宏
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