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聯系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主要是借景抒情的語句)。
4.滲透寫作方法,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yǎng)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第二課時
一、聯系舊課,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①板書題目。問:通過預習課文,你知道“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指的是哪一片嗎?在《爬山虎的腳》一課中我們學到了什么?(學生簡介葉圣陶。)今天我們再一次觸摸葉老的那一片爬山虎,感受它的美。
二、初讀課文,感受語言美,把握主要內容。
1、課文哪些地方描寫了爬山虎?能找出來嗎?從這些語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朗讀段落,體會它的綠,充滿生機,作者的喜愛之情。)
2、作者怎么有機會看到葉老的那一片爬山虎呢?(板書:到葉老家里做客)
3、課文還寫了作者和葉老之間的什么事?(板書:批改作文)
三、研讀詞句,感受人格之美。
作者到葉老家里,不是去欣賞那片爬山虎,他是有感而發(fā),借景抒情。作者抒發(fā)了什么感情?
1、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2、你從哪些句子看出葉老先生人格的美?
⑴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理解“春風拂面”)
、莆腋械揭馔猓合袢~老先生那樣的大作家,居然要見一個初中生。(為什么要見作者?)
、侨~老先生見了我,像會見大人一樣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讓我覺得距離縮短了不少。
、任覀兊慕徽労苋谇,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個他的老朋友。他親切之中蘊含的認真,質樸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黃昏什么時候到來,悄悄將落日的余暉染紅窗欞。
、晌曳浅c幸,自己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談話,讓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的懂得了: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么寫的。我15歲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四、朗讀感悟,體會真情。
葉老給作者批改作文,讓作者感動不已,又被邀請到葉老家里做客,作者近距離感受到了葉老的人品與作品的偉大。作者就這么一直被感動著,所以作者感覺葉老院子里的爬山虎很美,在作者的心里一直綠著,所以作者也成了名作家,(推薦肖復興的作品)讓我們帶著作者對葉老的崇敬之情再讀“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1、學生美讀課文。
2、美讀句子。
五、回歸整體,升華認識。
1、課文為什么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做題目?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收獲?你以后會怎樣做?(聯系資料袋,體會怎樣修改作文。)
六、課外作業(yè)。
1、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背一背,或者摘抄下來。
2、把自己寫過的一篇作文拿出來改一改。
3、展開想象寫片段。葉老先生會和“我”談些什么呢?寫一寫葉老先生與“我”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