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卡羅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小說《愛的教育》。本文講述的是一個四年級的意大利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她,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后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卡羅納的愛,非常的感人。
二、說目標
針對本課的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教學目標定為:1、認識“遭,憫,嚀,咐,啕”5個生字;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3、了解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大家是怎么做的,并進行朗讀比賽,讓學生從語句中去感受關愛。
三、說教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不難理解。老師只做適當的點撥、引導,放手讓學生自讀,自學,自悟,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體會卡羅納的悲痛和人們的表現,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自讀自悟、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試著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并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從大家的行動中受到了什么啟發。通過課后“資料袋”,了解《愛的教育》這本書的大致情況,鼓勵學生閱讀這本書的其他故事。
四、說學法
讀懂閱讀提示,把握閱讀要求,然后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大體了解課文內容,再細讀課文,分別畫出表現卡羅納內心悲痛的句子和體現大家對他關愛的句子,也可以畫出令自己深受感動的語句和段落,并在空白處寫寫自己的理解、感受和疑問。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暢談感受和體會。
五、說教學流程
首先,我用描寫悲傷的詞語、短語導入,其用意是為了讓學生積累這些知識,也為了營造悲傷的氛圍。初讀課文,學習生字,學生自由、大聲地讀一讀課文,要求學生將字詞讀準確,將課文讀通順。
學習生字,出示帶拼音的詞語,指生認讀,隨機指導學生運用了找近義詞,做動作,造句這些方法來理解詞語。
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讓學生默讀課文,出示:( )雖然什么不在了,但是( )還在!的句式,讓學生根據句式來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初步感知卡羅納周圍人對他的關愛。
以讀悟情,首先,讓學生再次讀文,用橫紅劃出描寫卡羅納痛苦的語句。用波浪線劃出周圍的人關愛卡羅納的語句。然后以朗讀比賽的形式進行,先讓他們充分地讀,從讀中自己去感悟失去母親后的卡羅納的痛苦心情,也讓他們自己去體會周圍的人通過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給卡羅納的關愛。最后通過朗讀比賽的形式展示,讓學生學得有趣。
聯系生活,愛的延伸小練筆,在自讀自悟、比賽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設想一下:如果我是卡羅納的同學,我會為他做些什么?也或者我就是卡羅納,對我身邊關愛我的人,應該怎么去感謝?讓學生將自己聯想以書信的形式寫出來。
學生談談自己對愛的理解。完成填空:愛是( ),引導學生自己說說對愛理解,更深層次的使學生心靈深深的絡上愛,學會怎么去關心身邊的人,使學生明白愛其實很簡單。最后打開背景音樂《讓世界充滿愛》。向學生介紹《愛的教育》一本,讓學生課后能夠去讀讀這本書,收獲更多。
板書設計:
卡羅納
不幸 幸運
失去母親 得到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