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默讀能力。
2.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我國人民發(fā)揚人道主義精神,對其他國家人民的幫助。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阿爾及利亞人民對中國國際救援隊感激的原因。
學情分析:
在教學設計中引導學生熟悉通訊的閱讀方法。鼓勵學生使用跳讀的方法學習。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閱讀資料,提示課題。
1.學生閱讀課后資料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出示課題:中國國際求援隊,真棒!(指導學生用驕傲的語氣讀出來。)
3.師:你們想知道這篇通訊是怎樣報道中國派出救援隊幫助救災的事嗎?就請繼續(xù)閱讀課文吧!
二、整體感知。
1、師指名學生閱讀提示,并分組議議閱讀要求。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師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
(1)練習默讀課文,讀通讀準課文。
(2)讀一讀,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3)想想這篇課文里有哪些好詞好句。鼓勵學生使用跳讀的方法。
三、討論與交流。
1.交流自讀疑難。
師:讀了課文,你們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嗎?生匯報。
2.重點討論交流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國對受災國家的幫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互相補充。
首先,地震發(fā)生后中國立即向地震災區(qū)派出救援隊,而且一下飛機,就趕往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救災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
其次,在受災嚴重,余震還在不斷發(fā)生的情況下,救援隊仍然投入工作(在困難和危險的處境中仍然堅持救災,體現(xiàn)了人道主義和犧牲精神。)
最后,救援隊在搜索犬的幫助下,救出了一個男孩(高超的救援技術使得救援成功)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不最喜歡的地方。
2.展示:學生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其他同學參與評價。
3.齊讀課文。
五、綜合拓展。
1.交流:
與同學交流,你知道中國救援隊的其他事情嗎?
(1)小組交流。
(2)班級交流。
2教師小結。
3課后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詞句段進行摘抄,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作業(yè):抄寫生字,朗讀課文。
六、板書設計。
中國國際救援隊
速度快
不怕危險 真棒!
援救技術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