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入課題
1.直接揭題
2.教學生字“賣”。
(范寫,說明“賣”的古義。“賣”字上面一個“十”,傳說古時候,商人們會在自己賣東西的貨架上插根稻草,這“十”字多像那貨架上的稻草呀!)
3.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這位——賣木雕的少年(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詞,你了解到什么?
2.指名交流(大致了解人物、地點、事情、遺憾的心情等)。
3.隨機引出: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
4.交流(兩種預設視具體情況調整)
預設一:學習第2自然段
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
(1)讀好瀑布名字。
(2)讀好寫瀑布的詞句。
這是一條怎么樣的大瀑布?(隨機板貼詞語,出示句子,讀好詞語)
(3)理解四字詞語的意思。
A.給“名不虛傳”找個意思相近的詞語。
B.“游人如織”是什么意思?“織”是什么意思?(提供詞典中的解釋,供學生選擇。)
C.觀賞圖片,感受瀑布的壯觀。
(4)感情練讀
預設二:非洲或非洲南部
(1)初步了解非洲:大瀑布在哪里?
(2)初步了解非洲象與非洲人民(憨厚可愛,勤勞穩重。)
(3)現在誰能用上黑板上的這些詞,把故事發生的地點說得具體些?
三、研讀課文
過渡:文中的“我”來到南非,欣賞了壯觀的大瀑布,認識了一位賣木雕的少年,為什么會感到遺憾?
1.再讀課文:我有什么好遺憾的?(板貼:遺憾)
2.指名交流:精美的木雕太重帶不回。
3.聚焦“木雕”(出示3-4段)。
(1)“售”。這里有個詞與題目里的“賣”是一個意思,你發現了嗎?
(2)出售的是怎樣的木雕?(交流,隨機出示相關木雕詞卡,讀好詞語)
(3)欣賞,感受木雕的“琳瑯滿目、各式各樣”。
(4)聚焦“大耳象木雕”,認識“馱”,借助“馱”體會“構思新奇”。
(5)如此構思新奇、栩栩如生的象墩木雕,現在就捧在你的手里,你會怎么去欣賞它呢?(愛不釋手,理解“釋”。)
(6)感情練讀第4段。
4.通過朗讀再現當時的場景。
(1)同桌對話。
(2)指名練讀
(讀好少年的誠懇,讀出“我”的猶豫。隨機追問點撥評價,體會我的遺憾。)
(3)全體分角色讀,師生分角色讀。
四、積累運用
1.我能用書上的四字詞語來完成這個填空。
大瀑布真是( )。這里( ),景色 ( )。攤點里陳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2.我可以用上課文中的四字詞語寫一兩句話。
3.用上今天學到的四字詞語寫寫“我”的遺憾,可以用日記的形式寫下來。
非洲真是太美了。我
五、總結全文,情感延伸
1、師:我回國后,肯定會把這個非洲少年介紹給朋友認識,你會怎么介紹?可以介紹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給我這件事。(指名交流)
板書: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2、師總結:我們都有共同一個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雖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滿愛,希望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