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月球之謎》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03-31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月球之謎》是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神奇的科技世界”中的第二篇文章。整篇文章圍繞一個“謎”字,把與月球相關的若干未解之謎講了出來。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做了四個方面的準備:

  1、 認真研讀課文,尋找本文所要呈現給學生的知識點,把握重、難點,挖掘本文更深的知識內涵。

  2、 研讀教參,加深對本文的理解,并尋求教法指導。

  3、 詢問本班學生對月球知識的了解程度。

  4、 上網搜集月球知識及更多的月球之謎,月亮傳說和描寫月亮的優美古詩句。

  研讀《月球之謎》課文和教參后,我知道它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紹月球知識的科學小短文。從皓月當空的美好景象落筆,說到人類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著列舉了一些與月球有關的不解之謎,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最后以“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探索下去”結束,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研讀課文之后,我發現這樣幾個上課時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

  1、 詞語:“遐想、奇異、特別、費解、估計”等詞語的理解。

  2、 句式:文中2處感嘆句,多處疑問句,學生朗讀時需要注意語氣、語調,注意情感表達。

  3、 寫作特點:文中3個未解之謎的提出都是先列舉實驗結果,然后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從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處。

  4、 標點符號:第七自然段是一串省略號,文中兩處用到冒號。

  在詢問本班學生對月球了解情況后,我發現三年級的學生對月球的有關知識知道的并不是很多,僅限于一些學過的古詩詞及其神話傳說,但學生對課文卻充滿濃厚的興趣。因此要指導他們上網查詢或閱讀科普書籍來增加自己對月球的了解。

  鑒于以上情況,我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在知識與技能方面:

  1、 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理解“遐想、奇異、特別、費解、估計”等詞語。

  2、 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教學課件,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況,及課文中的未解之謎。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在過程與方法方面: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利用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教學難點:

  運用想象,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現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樂曲《春江花月夜》。

  2、 學生課前收集并整理、閱讀有關月球奧秘的圖文資料。

  3、 學生收集描寫月亮的古詩詞名句等。

  本篇課文共兩課時,下面我就這篇課文的品讀課教學流程和大家交流一下。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1、 猜謎語: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是什么?(學生很容易就能猜出是月亮)

  2、 (出示月色皎潔,環境清幽的圖片)配以《春江花月夜》提示: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看到這樣的美景,你想說些什么?(歸納總結學生所說,引出遐想,并作適當解釋,引導學生朗讀第一段,感受月亮帶給人們的無限遐想。)月亮給我們這么多的感受和遐想,可它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今天我們就進一步走進月球,去探索月球的奧秘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在導語設計中,我以簡單的謎語入手,營造了愉快的課堂氛圍,注重視聽感受,激發了學生想象和探索月球的興趣。)

  二、檢查預習:

  1、認讀本課重點詞語。(教師挑選詞語表或自己認為重要的詞語進行檢查,帶拼音認讀,去掉拼音認讀,掃清文章字詞障礙。)

  2、接讀課文,檢查學生讀書情況。(看學生能否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交流預習收獲。(學生匯報交流兩天來的預習收獲,從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4、提出不明白的問題。(教師事先要有充分的預設,比如:球是什么樣子的?它有哪些未解之謎?)

  (設計意圖:三年級的孩子已經形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一篇課文提前2天預習,在預習時就可以掃清字詞障礙,整體感知課文,并有一定收獲,這樣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以根據預習情況以學定教,達到省時高效的目的。)

  三、解決問題:

  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和單元目標導學中“導與學”的問題,特整合問題如下:

  1、 月球是什么樣子的?

  2、 它有哪些未解之謎呢?

  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細細品讀。

  (一) 學習第二段和資料袋。(解決第一個問題)

  提示:月球是什么樣子的?與你想象的一樣嗎?

  在1969年7月20日兩名美國宇航員首次登上了月球,揭開了月球的神秘面紗。(出事課本圖片)

  1、 引導學生讀第二段,用曲線畫出月球景象。

  2、 結合課后資料袋里的內容,想象月球是什么樣子的?

  3、 創設情境: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宇航員,把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告訴地球上的人們吧!(找一名學生朗讀所需內容)(出示月球近景圖片,感受月球的真實面目)

  4、 你能用一個詞概括這種景色的特點嗎?(奇異,并作適當解釋)

  5、 引導學生觀察本段中出現的冒號,感受冒號在這里的作用。

  6、 看了月球的真實面目,與我們所想象的月球有差別嗎?

  師總結:是啊,我們原本以為月球上有美麗的廣寒宮,漂亮的嫦娥仙子,潔白的玉兔,可是上面卻滿是塵土,一片荒漠,沒有生命,如此大的反差,你現在是什么心情。引導學生再讀課文,讀出失望、失落之情。

  7、學生自由評一評,讀的怎么樣?怎樣讀才更好些?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的設計中,我將閱讀與思考結合起來,閱讀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要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思考教師提示的問題,培養他們自主讀書能力,能夠在正確、流利、讀書的同時,體會情感表達,獲得初步理解,感受讀書的快樂。同時引導學生學習課后資料袋里的內容,豐富學生知識,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創設情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學習月球的未解之謎。

  默讀課文3至6自然段。

  1、 你在閱讀中發現了哪些月球之謎呢?(引導學生說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謎,教師板書或出示幻燈片)

  1月球上的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

  2為什么不同植物種進月球的塵土里生長的不一樣?

  3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

  2、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當一次月球研究科學家。每小組選擇一個喜歡的月球之謎,進行自主合作學習,并在組內交流。(可以設計表格,讓學生進行填寫表述)

研究對象

在地球上的情況

在月球上的情況

引發的問題

  3、 師小結:這3個表述月球之謎的自然段的寫作特點:

  每個謎的提出都是先列舉實驗結果,然后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從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處。

  4、 幻燈片出示第五個自然段。

  這一連串實驗結果是多么令人費解啊!

  1誰能用別的詞語換一換“令人費解”,使句意不變,體會費解的意思。

  2提示學生這是一個什么句式?文章中還有這種句式嗎?

  3讀一讀這兩個句子,體會作者表述時情感的不同。(注意引導)

  一個輕松愜意,充滿遐想,讀起來語速可以舒緩一些。

  一個心情沉重,讀起來要快,重一些。

  5、 感情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在讀中自主、合作學習,感受理解課文,最后對課文有了自我的看法。重視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月球之謎。)

  四、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1、課文的第七個自然段出現了一個省略號,它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鼓勵學生依據課文內容和自己搜集的資料提出更多的月球之謎。)

  3、 觀看《兩名宇航員登月實況錄像》

  提示:學生學到這里,看到這里,你們有什么想說的?

  (引導學生談本節課收獲,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 | 亚洲色中文字幕先锋 | 亚洲日本中文一区二区 | 思思99热这里只有精品6 | 久久久亚洲综合最大 | 亚洲欧美动漫卡通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