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準備:翠鳥圖片,課文錄音。
(二)、教學過程:
1、賞圖激趣 ,引出課文。
教學開始時,展示一組翠鳥的圖片,來吸引學生,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2、熟讀文本,感受鳥美、人美。
(1)、錄音范讀。
三年級的學生朗讀水平比較薄弱,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閱讀課文有困難,因此我決定利用錄音范讀,降低學生自主閱讀的難度。
(2)、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已有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對自讀課文這個學習任務,自主學習時可行的,教師起的是幫導作用。
(3)、細讀課文,感悟鳥美、人美。
自學生字后我進一步鼓勵學生自學課文,給學生提供一個與文本直接對話的時間和空間。然后安排四人小組進行學后交流,讓學生學會從他人處獲取知識和經驗,同時也起到幫助學困生讀懂課文的作用。
3、競讀、展示讀。
我組織學生開展競讀或展示讀活動,在進一步品讀課文的同時,培養學生敢于展示自我、樂于與他人分享成功和快樂的品質。
4、角色互換,培養愛鳥、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情感。
學生扮演翠鳥,我以記者的身份對翠鳥進行采訪。我設計了下面的采訪問題:
(1)、翠鳥你們長得真漂亮啊,能否自我介紹啊?
(2)、你們對我們人類還有什么要求呢?
第一個問題的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回顧文本,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并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改述課文的能力。
第二個問題通過學生與鳥換位的思考,讓學生以翠鳥的視角審視現狀中人和動物的關系 ,內化的衍生出愛鳥 、愛自然萬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情感。
5、拓展探究,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創造欲。
課內的知識是有限的,課外的知識是無限的,生活處處皆語文 。所以在學完本課后,我引導學生的思維從文本中走出去 ,到更廣闊的課外領域去飛翔。我設計了以下2個作業:
(1)、必做題: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選做題:自選課文中的一部分,用彩筆在圖畫本上畫一副畫。
作業的布置既兼顧全體,也關注個體,體現學習的自主性,并通過引導學生向課外拓展,著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設計是文章結構的減縮,能體現作者的思路和課文的重點。我的板書設計,簡單明了,使同學們能夠根據它更好的掌握課文內容,有助于訓練目標的達成,并且在學習課文時,師生共同完成板書,強化激勵機制,提高課堂效率。
板書設計
翠鳥
外形 ———— 美 ↘
動作 ———— 快 喜愛、保護
住處 ———— 險 ↗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