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她是我的朋友
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
戰爭時期,有一天,幾發炮彈落在一所孤兒院里。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還有幾名兒童受了傷,其中有個小姑娘。
附近醫院的醫生和護士接到消息,帶著救護用品迅速趕到了。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輸血迫在眉睫。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幾名受傷的孤兒卻可以給她輸血。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噢,謝謝你。”醫生說,“你叫什么名字?”
“阮恒。”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針扎進他的血管,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疼嗎,阮恒?”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刺疼了他,他又搖了搖頭。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醫生問他為什么這樣哭,然后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但是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呢?”有人問。
醫生轉身向那個小男陔提出同樣的問題。小男孩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精讀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課文生動地描寫了阮恒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真切地反映了他獻血時的復雜心情,體現了阮恒待人真誠、無私助人的高尚品格。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課文的生字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能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體會人物心理活動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阮恒的美好心靈,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難點: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8課《她是我的朋友》,大家回憶一下,這里的她指的是誰?我呢?
2、那么,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小姑娘與阮恒之間的什么事呢?
二、學習課文
1、是啊,情況十分緊急,輸血迫在眉睫!當醫生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時,結果怎樣?請大家大聲朗讀第5自然段
課件出示句子: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2、阮恒害怕、猶豫,最后還是鼓足勇氣很快地躺在了草墊上,在整個抽血過程中他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課文對阮恒的表情、動作進行了生動的描寫,請大家默讀第9、10自然段,把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有關句子畫出來,讀一讀并交流自己的體會。
句1: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句2: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句3: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3、看到阮恒在獻血時那么緊張、痛苦,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了他,安慰后的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這里并沒有寫出醫生安慰他的內容,那么醫生可能說了哪些話呢?
4、在阮恒的心里,他認為獻血是有巨大危險甚至會失去生命的,可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呢?因為(她是我的朋友)這說明阮恒具有什么樣的精神?
三、總結升華
1、是啊,一句“她是我的朋友”讓他竭力抑制心里的難過,一句“她是我的朋友”讓他為救小姑娘寧可犧牲自己,阮恒的無私奉獻、阮恒的真誠待人都因他心里有朋友而產生,可見朋友是如此的重要。同學們,你們也有自己的朋友,你想對幫助過你的朋友說些什么呢?
2、課件出示一句話:最后,老師要送給每一個需要真心朋友的人一句話“真正的朋友不是把友誼掛在口上,他們并不是為了友誼而互相要求點什么,而是彼此為對方做到一切辦得到的事”希望你們能交到這樣的朋友,也能做別人這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