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四時田園雜興》教案及反思

發布時間:2017-01-04  編輯:林儀 手機版

  《四時田園雜興》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這3個生字,正確讀寫“晝夜”“耘田”“績麻”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4、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通過讀體會詩意,領會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導入

  1、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沖動,感情的傾訴:

  “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今天,咱們來學習一首詩,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2、介紹作者:

 、拍阒肋@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曾學過他寫的詩,你還記得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范成大嗎?

  (讓學生自由說,可根據以前知道的或課前搜集到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

 、平榻B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簡介”資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淳熙十年因,58歲病辭。此后10年隱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于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在其詩歌創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3、釋題:

  “四時”“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容?〈〈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指導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⑴請說說詩應該怎樣讀?

  ⑵明確詩歌的朗讀方法:朗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讀出詩的節奏。

 、锹牱蹲x

 、葌人自由朗讀。

 、芍该囎x,評議。

  2、讀了這首詩,你能簡要的說說詩歌寫什么情景嗎?

  3、小聲自讀,邊想邊畫:

  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引導回答上面問題,并小結板書:

  村莊兒女───耘田織布

  童孫─────學種瓜

  三、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1、自由讀文,借助注釋或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理解詩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⑴晝:白天。⑵耘:除草。⑶耘田:在田里除草。⑷績麻:把麻搓成線。⑸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⑹未解:不懂。⑺供:參加。⑻耕織:耕田織布。⑼傍:靠近。⑽桑陰:桑樹下。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4、指名試著概述全詩大意。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條,村里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呢!

  5、質疑: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賞析“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旁姼枰弧⒍鋵懥耸裁磧热?

  明確:農民勞動的繁忙景象。

  ⑵想象:晝和夜分別指什么?圍繞耘田績麻啟發想象農民們除了“耘田績麻”還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積肥……)。想象范成大見此情景會對“村莊兒女”說些什么?(辛苦、勤勞、各有各的本事……)

 、墙Y合想象誦讀(讀出敬重之情,讀出詩的節奏)

  反復讀:自由讀、指讀、評讀、教師讀、學生再讀、做著動作豎著大拇指來讀、齊讀。

  2、賞析“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你們喜歡這些小孩子嗎?(天真、勤勞、不怕苦、好學、可愛、愛勞動)。

  品后指導誦讀,帶著作者對那些兒童的喜愛之情來讀。讀出小孩子的調皮可愛。讀出小孩子的聰明好學、讀出你自己的喜愛之情……一遍一遍地讀,一次比一次讀得好。

  這兩句詩。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1、放聲自由讀詩,想象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2、指名讀。

  3、老師配樂吟讀。

  4、學生入情入境的齊讀,朗讀中自然成頌。

  六、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七、知識的延伸

  1、說明《四時田圓雜興》還有60首,田園詩人還有很多,孟浩然、王維、陶淵明……(課件)

  2、再學習一首(課件)田園詩篇

  在古代也有許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歡親近大自然,喜歡田園生活,如陶淵明、楊萬里等。老師這里再提供兩首詩人們在田園生活中寫下的詩讓大家欣賞學習:要求大家借助老師提供的注釋自學古詩,說說詩的意思,并嘗試背下來。

  夏時田園雜興

  黃塵行客汗如漿,

  少住儂家漱口香。

  借與門前盤石坐,

  柳陰亭午正風涼。

  3、背誦自己熟知的田園詩。

  八、總結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詩詞歌賦更是其中的燦爛奇葩,同學們在課后可以多收集一些田園詩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同學們可以成為象范成大、李白一樣的大詩人。老師期待著你們的大作。好嗎?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

  《四時田園雜興》教學反思

  看到田園詩,首先想到的就是陶淵明,一直很喜歡他那首“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詩中作者自得其樂的隱居生活和那種悠然、恬靜、消雅的心情溢于言表,令人神往。范成大是繼陶淵明之后最出色的田園詩人之一,他的田園詩發揚了陶淵明恬淡素雅,淳厚自然的風格,以反映農家生活為主。退居石湖以后,他寫成的《四時田園雜興》以清新的筆調描繪農村的美景,歌頌農民的勞動生活,揭露封建剝削制度。共60首,分“春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

  教材選的其中的兩首。第一首詩表現了農民辛勤勞動的情景。第二首描寫的是初夏農村的自然景色。兩首詩描繪出生動的鄉村風光,田園意趣的圖畫洋溢著鄉土氣息,充滿著和平與寧靜,自然質樸,清新恬適。

  在教學時,首先讓學生了解作者及詩題,然后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品讀、感悟。在熟讀詩歌的基礎上,梳理詩中的重點詞句,抓住文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詩的詩意。通過自學、小組交流、全班反饋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在此基礎上,想象詩歌的意境,體悟作者表達的情感。中間穿插了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把自己想象到的詩中畫面畫出來,給學生創設豐富的想象空間,激發他們的想象思維。再把自己畫的詩境在小組里講一講,小組再推選優秀作品在全班展示,很自然的幫助學生把詩句轉化為具體的形象。

  最后又為學生補充了《四時田園雜興》中的另四首,讓學生自己分析、感悟。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在线 | 婷婷丁香中文在线综合一区 | 中文免费不卡Av |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