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是魯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的《燕子專列》。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燕子專列》是魯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第五冊第七組以愛護周圍環(huán)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有一年春天,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jīng)過瑞士,因當?shù)貧鉁伢E降,饑寒交迫的燕子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并用帶有空調(diào)的列車將它們送到溫暖的地方。這個故事很感人,表現(xiàn)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吁人們要保護動物。 本課的教學設計基于以下教育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我從“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為什么還要用專列送呢?”這個問題入手,設疑、解疑,重點研究救助燕子的多個層面,力圖體現(xiàn)“以情為基點、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手段”的新課程理念,讓學生通過反復的閱讀實踐,在與文本的多次接觸中感受政府、人們對燕子所表現(xiàn)出來的博大愛心,深層感悟課文所蘊含的人文精神。
依據(jù)年段目標及本冊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幻燈)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懂課文內(nèi)容,領悟文章主旨。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它們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增強愛護動物的意識。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和環(huán)境的內(nèi)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二、說教法
作為教師,要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所以,在教學方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提問導入、品讀感悟、朗讀指導、創(chuàng)設情景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氛圍中學習。本課,我引導學生運用了以下學習方法:品讀感悟、自主學習、情感體驗、情境想象。
四、說教學過程
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以“愛”的情感為主線,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喜愛之情;
(二)、初讀悟文,體會憐愛之情;
(三)、層層研讀,感悟關愛之情;
(四)、拓展延伸,升華博愛之情。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喜愛之情
新課開始,我和孩子們談話交流對燕子這種候鳥的了解,然后創(chuàng)設情景:孩子們,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是人類的朋友。它們帶來了春的氣息,帶來了靈動的天空,為大自然劃上了一道美麗的音符。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小燕子》視頻(播放視頻),吸引每一個學生的目光。當學生的情感被充分激發(fā)起來之后,我及時談話導航:“同學們,多可愛的小燕子啊!你們喜歡嗎?今天我們就來走近它們。”自然引入新課,板書課題。(板書:燕子專列)
這一設計,為學生學習本文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開啟了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閘門。
接下來,解讀課題:什么是“專列”?先讓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積累回答,再進一步利用一些圖片幫助孩子們在類比中理解:專列就是專門接送重要的乘客,專門送貨的列車。然后我以“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為什么還要用專列送呢?”這個問題為突破口,為學生走進文本確立探究的方向。
(二)、初讀悟文,體會憐愛之情;
初讀課文時我首先讓孩子們領會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文章采用倒敘的方法,先寫人們向乘坐在專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發(fā)生的經(jīng)過,最后再回到開頭的送行一幕,首尾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