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驟降”“呼吁”“瀕臨”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3.感受到當時環境的惡劣和人們對燕子的令人感動的救助行為,激發學生保護動物關愛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在品詞的過程中積累詞語,在相關句式的訓練中提升情感,深刻體會瑞士人民對大自然和生命的關愛,從而激發對弱小生命的同情。
【教學難點】在朗讀中體會氣候與環境的惡劣以及人們無私奉獻愛心的關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有風聲與下雪的畫面及音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
1.復習詞語 2、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本文講:有一年春天,瑞士氣溫驟降,風雪不止。這時,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將它們送到車站,并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燕子送到了溫暖的地方。)
3.根據自己的體會,在“人”和“燕子”之間加上合適的詞。
4.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幫助、喜歡、愛、救助”等詞。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不能拘泥于簡單的對詞語的識記和對文本內容的粗淺認識,找準切入點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所創設的情境!
二、細讀課文,深化理解。
1.小結過渡:人們幫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感情,那就是對動物的愛!從文中哪些地方我們可以感受到這樣“愛”呢?
2.讀書圈畫,討論交流。
(一)品讀瑞士政府對小燕子的愛
(1)政府是怎么行動的?(示句子)
(2)呼吁什么意思?
(3)想象當時政府是怎么樣呼吁人們幫助燕子的?可以根據提示說清楚。
【設計意圖:對“呼吁”一詞的理解采用了小組合作的方式,首先是考慮到三年級孩子對“呼吁”的深層理解有困難。通過讓孩子們體驗怎么呼吁,該說些什么等情節,可以加深孩子對呼吁的理解,從而體會政府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感受瑞士政府對動物的關注程度,激發孩子們愛護動物的意識!
(二)、感受瑞士人民不畏嚴寒、救護燕子的愛心。
(1)他們聽到消息后是怎樣做的?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和大家交流。
(2)指名讀這段話,交流: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誰走出了家門?(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職業的。)你從“紛紛、冒著、頂著、踏著、四處尋找”體會到什么? (3)你從哪幾個詞看出天氣非常惡劣?想象:那么多人是在怎樣一種環境里尋找燕子的呀?理解“料峭的春寒”
(4)你想,他們會去哪些地方尋找燕子呢?這就是課文說的“四處尋找”。 這么多人“紛紛”走出家門去——生:“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他們會到哪兒去尋找呢? “冒著、頂著、踏著”這是一種怎樣的尋找呀?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嗎?(不辭辛苦、艱難、不怕嚴寒、千辛萬苦……) (5)結合課文描述的內容想象及時進行朗讀指導。結合“紛紛”這個詞你仿佛看到誰走出了家門?想像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職業的人紛紛走出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