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所學的生字、詞語,能夠正確、規范地書寫“驟”“涉”等生字。
2.讀懂課文,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4.感受貫穿一、由疑入境,統領全文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運用已經掌握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的生字,借助工具書理解生詞的大意,讀通課文。
2.搜集資料,對瑞士和燕子有所了解。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走進瑞士的火車站,看到這樣一幕
出示:在歐洲瑞士的一個火車站,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啟程,站臺上站滿了人。他們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齊讀。
燕子是侯鳥,能長途飛行,為什么還用專列送呢?這節課,讓我們深入其中,去品味故事背后更動人的一幕。
二、新授
1.感悟燕子面臨的處境。
(1)光彩奪目的春天,成千上萬只燕子從南方趕回,它們在瑞士境內遇到了什么情況呢?請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并畫出相關的句子,認真讀一讀,想一想。
(2)學生交流。
(3)抓住“氣溫驟降、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等詞語理解燕子的危險處境。
出示句子:這年春天,成千上萬只燕子從[內容來于斐-斐_課-件_園 FFKJ.Net]南方飛回北方時,在瑞士境內遇到了麻煩。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說說“氣溫驟降、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的意思。
用自己的話描述燕子遷徙的情景,理解“長途跋涉”,體會燕子正遭遇到極端危險。
(4)雪地里的燕子會是怎樣的狀況呢?展開想象進一步體會燕子的危險處境。
2、感悟政府決策的了不起
(1).正當這些燕子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瑞士政府做出了怎樣的決策?
“瑞士政府知道了這個情況,決定用火車把這些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于是,政府通過電視和廣播呼吁人們立即行動起來,尋找燕子,把它們送到火車站。”
(2).一群遇難的燕子與一個國家的其他大事比較,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但政府卻決定用專列送燕子回北方,真是了不起的決定。男同學來讀讀這了不起的決定吧!
(3).假如你聽到這個消息會怎么做怎么想?從你們的匯報中,老師感覺到你們
3、感悟瑞士人民的愛心。
句子:“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滿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①同學們,讀著這個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料峭的春寒是什么?從哪里看出來,春寒到底有多寒?從文中去找一找。
是呀,多么動人的一幕啊!看,在風雪中,在山路上,居民們——(齊讀句子)。
②你看到有誰走出了家門,走進了風雪中?替換“居民們”指導朗讀。
③(紛紛……冒著……頂著……踏著……四處……)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不顧一切拯救燕子)
你似乎看到了他們在哪兒尋找燕子的身影?
你又似乎聽到了什么?
是呀,山路上、懸崖邊、巖縫口到處都留下了人們尋找燕子的足跡,到處都可以聽到人們的呼喚。帶著這種感受,讓我們再一次朗讀這句話。
4.感悟貝蒂對燕子的真情。
(1)在這些普通的居民中,有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她是怎么做的?請觀看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
(2)對照插圖自由讀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
(3)展開想象補充句子
小貝蒂不在乎臉凍得通紅,只在乎;
小貝蒂不在乎手凍得僵硬,只在乎;
小貝蒂不在乎,只在乎。
已經讀懂了句子,也和政府一樣在乎燕子。
三、課外拓展
瑞士的政府、居民用愛,用情編織了一個多么美好的故事。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關于人和動物之間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老師也帶來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放課件:一個真實的故事
知道歌中講的是什么事嗎?
你知道人類關愛動物的事嗎?
板書設計:
6 燕子專列
政府 呼吁
居民 尋找
貝蒂 救護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教學設計上的特色是能抓住文本的語言特色,設計的幾個環節均體現了“以文學文”的語文觀。比如,讓孩子找到描寫天氣寒冷的詞語,就要求學生在分散的段落中進行詞語的提煉(閱讀理解基礎上的選擇能力),而后在誦讀的基礎上(誦讀中學詞),引導學生運用這些詞語(用語言的能力),在教學的安排上也有層次地設計了兩個環節,第一步是讓學生以市民的身份用上這些詞語通知瑞士政府,第二步是要求以小貝蒂的身份再用上這些詞語,講述救助燕子的經過 ,有了第一步的口語訓練,第二環節的課堂完成效果比預期要好得多,這是比較成功的地方。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感覺如果在檢查學詞的環節設計中,能突破以往的出示課文中的新詞語讓學生來認讀改為直接找天氣寒冷的詞語 ,學生能更快地進入學文狀態,同時在整體的教學設計上,也會有一氣呵成的美學效果。另外,在最后交流收集到的資料時,顯得有些生硬,如果將收集到的歌曲放在學文的開頭,不僅增強了學習的樂趣,在內容的編排上也會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