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你來說“王家想——”,接著說。
生:王家想做茶幾,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生:盧家想做衣柜,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生:唐家想做床,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師:其他人家也想造的,請你們也來說一說。(生自由練說)
(五位學生不愿坐下)
師:同學們啊,原本,森林全部都是樹木,現在只剩下這孤零零的五棵樹,土地就——
生:裸露了。
師:是啊,大片大片地裸露了,山上,只剩下一個個樹樁了。你看,作者就這樣不動聲色地講著這個故事,而他的感情,卻藏在文字的背后。繼續找,這個小村莊后來又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第三自然段中有沒有寫到?
生: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出示課件】:
( )家想( ),( )家想( ),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師:自己讀一讀這段話,注意作者在寫故事的時候既把故事情節往前推進,又把自己的感情藏在里邊。你覺得作者把感情藏在哪些詞語里邊?
(生自由讀)
生:“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中的兩個“不斷”。
師:為什么你覺得作者把感情藏在這兩個“不斷”里邊?
生:他眼睜睜地看著山坡上的樹木減少。
師:眼睜睜地看著卻無能為力,寫出了作者的感情。
生:“各式各樣的工具”中看出砍掉樹木很多很多。
師:是啊,有多少樹木在消失呀!
生:我覺得“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這句也是,人們不斷砍伐樹木,樹木越來越少,用來當家具,用來當柴燒,讓人心痛。
師:是讓,讓所有的人痛心啊!兩個“不斷”、三個“變成了”,都藏著作者的感情。來,讓我們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讀出來。(生齊讀)
師:同學們,好的故事,不但故事情節在推進,還把講故事的人的感情藏在文字里邊,讓讀者自己去琢磨。我們繼續找,第四自然段里邊小村莊的變化的詞句,哪些藏著作者的感情。
生: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那個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師:如果讓你在這段話中只摘一句,你摘哪句?
生:可是,那個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師:你認為作者的感情藏在哪些詞句中?(生練讀)通過自己的朗讀來表達出來。
【出示課件】:
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那個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師:哪位同學愿意把作者藏在文字里的感情讀出來?
(生感情朗讀)
師打斷:速度可以慢一點。
(生繼續讀)
師:讀得很不錯!剛才你特別想強調哪些詞?為什么?
生:“咆哮的洪水”,因為沒有樹木,樹木沒法保護村莊,村莊就被卷走了。
師:咆哮的洪水無情地卷走了小村莊,讓人心痛!
(生讀)
師:你想強調哪個詞?
生:“不知卷到何處”,人們亂砍伐樹木,遭到了報應。
師:我們的同學都關注原因,有沒有同學關注到一個詞語,他仿佛把他當人來寫——
生:(搶著叫出來)沒喘氣兒。
師:什么叫“沒喘氣兒”?
生:沒有停歇。
師:沒有停歇,不間斷。那這個小村莊,這五天五夜僅僅是大雨沒有喘氣兒嗎?誰接下往下說。
【出示課件】:
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
山洪沒喘氣兒,一連……
河水沒喘氣兒,一連……
生:山洪沒喘氣兒,一連沖下去很多泥沙。
師:他一連沖走了一間又一間房屋,沒喘氣兒地沖。
生:河水沒喘氣兒,一連往上漲,往上漲。
生:山洪沒喘氣兒,一連把村莊里的所有都淹沒了。
師:是啊,山洪也沒喘氣兒地沖刷、淹沒著一切。同學們,這部分,是故事的高潮。一般人在講故事的時候,講到高潮,會故意停一下,制造一種緊張的氛圍。我們來試一下,你覺得在哪兒可以稍微停頓一下,制造聽故事人那種緊張感?自己試試看。(生練讀)
師:誰來試試?要用講故事的方式讀。
(生讀得斷斷續續)
師:我有點緊張,不是緊張這個小村莊,而是怕你會突然讀不下去。你來試試看。(生比較平穩地讀)
師:張老師想來試試。(師范讀)一起試試!(生齊讀)
(全場鼓掌)
四、沉思:故事給我們留下什么
師:(淡淡憂傷的背景音樂響起)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都沒有了!
(課件鏡頭回閃:房子、家具、工具等一件件消失,而后定格在那把鋒利的大斧頭,最后,斧頭也漸漸消失,畫面上一片空白)
師: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那個美麗可愛的小村莊沒有了……同學們,這個小村莊真的什么都沒有了嗎?請你看看這幅圖,可能還留下了什么?
【出示圖片】:
生:可能會看到殘留的樹根。
生:洪水還在漫卷。
生:斷壁殘垣。
生:用斧頭砍過來的家具浮在水面上。
生:房子只剩下一些瓦礫。
師:是啊,其實,留下了很多。雖然小村莊已經消失了,但是,我們腦子里的思考——
生:并沒消失。
師:是啊,今天讀到這個故事的人,也許需要好好追問:小村莊究竟毀于天災,還是人禍?
生:(紛紛搶答)人禍。
師:我希望聽到自己獨特的想法,到文章中找找依據。四個人可以討論交流一下。
(生討論交流)
生:我覺得既有天災,也有人禍。
師:天災哪兒講到了?
生:天災就是“雨水之多的八月”。
生:人禍就是不把樹木全部砍掉的話,這些樹木就會把泥土、把水保住。
師:你能找到相關的詞語嗎?
生: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