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同學們,下面是三年級上冊《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同步習題,歡迎大家過來做一做,幫助自己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學好語文。
一、組成句子
(1)一幅 這 作品 名揚中外
(2)上課 他 很仔細 寫得 聽得 作業 很認真
二、請將下面的畫家與其作品連接起來。
達芬奇 《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 《向日葵》
梵高 《蒙娜麗莎》
徐悲鴻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列賓 《駿馬圖》
三、想想填填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上的人物有五百多個:
有( )農民,有( )的船工,有( )的生意人,有( 的道士,有( )的醫生,有( )的攤販,有官吏和讀書人??
四、縮句。
1.西漢時期的司馬遷是我國古代杰出的史學家和文學家。
2.《清明上河圖》是世界藝術長廊中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3.在我國古代燦爛的藝術寶庫中,《清明上河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 十二.能力挑戰 )
省略號的作用有:A引文或引述的話里有所省略;B重復詞語的省略;C列舉同類事物和序數詞語的省略;D表示靜默或思考;E表示說話斷斷續續;F表示語言的中斷;G表示話未說完,語意未盡;
下面這些句子里的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呢?請選擇
1、這幅名揚中外的畫作,讓我想了很多??( )
2、媽媽說:“這就是你的好朋友吧?” ( )
3、春天到了,花壇里熱鬧起來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鮮花裝點著欣欣向榮的季節。 ( )
五、選擇題。
1.說《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古代繪畫中極其珍貴的代表作品是因為()
A.它表現了北宋時期都城汴梁的風俗世情。
B.它描繪了宏大、繁雜的場面和眾多人物、牲畜、車轎、房屋,是難得的長卷作品。
C.它構圖方式巧妙,狀物畫人筆筆精到,表現出畫家概括生活、提煉素材的非凡才能和高超的繪畫技藝。
2.《清明上河圖》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是因為它描繪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A.北宋的風俗人情、人際關系 B.當時的橋梁建筑情況
C.汴京的皇宮生活畫面 D.當時的道路交通狀
六、排列順序。
( )魯班一心想為人們做個擋風雨、遮太陽的東西。
( )于是,他照著荷葉的樣子,用竹條扎成架子,蒙上羊皮,做了起來。
( )后來,魯班終于想出了好辦法,造出了現在這樣的傘。
( )很久以前,世界上沒有傘。
( )一天,魯班看見幾個孩子在烈日下頂著荷葉玩,很受啟發。
( )魯班妻子瞧著丈夫做的傘,高興地說:“要是能讓它折起來就好收了。”
七、閱讀短文,完成練習。《我愛我家的竹園》
我家有一片翠綠幽美的竹園。它四季常綠,美麗多姿,令人陶醉。我愛我家的竹園。
春天,鵝黃的新筍從土壤里鉆出來,像一只只剛出殼的小雞一樣漂亮,過三、四個星期,逐漸變成了一支支墨綠的新筍,接著變成嫩綠的新竹。那三、四支老竹圍著新竹,像保護自己的兒女一樣。小麻雀在茂盛的竹葉里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這個地方真美啊!”
到了盛夏,竹園更顯得可愛。陽光透過茂密的竹葉縫隙,照在地上,從遠處看,像一片片碎銀鋪在地上。成林的竹子舒展著長臂,好像向人們招手,又仿佛在說:“大熱天,你們到這里來歇息吧!”
到了秋高氣爽的季節,從地里鉆出淡黃的馬鞭筍,給人們又添了一碟小菜。有時,竹子叫秋風把自己身上的舊葉換掉,飄落的竹葉像一位美麗的姑娘表演“天女散花”。 冬天,別的樹葉落光了,可它還是那樣清秀挺拔。深綠的葉子笑容滿面地迎接嚴霜白雪。雪后,綠葉上積滿了厚厚的白雪,彎彎的枝條低垂著,微風吹過,雪末兒窣窣地下落,大地一片銀裝。
我愛竹園,更愛竹子,因為它四季常綠,富有頑強的生命力,它給我們帶來勃勃的生機,帶來綠色的希望。
1.填空。
(1)作者是以_____________為順序來描寫竹園的景色的。
(2)與文章第六自然段相照應的是第__________自然段。
(3)文章是按________________的結構形式安排段落層次的。
(4)本文描寫了_______________,表達了_______________。
2.用橫線畫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從中選擇兩句你喜歡的抄下來。
3.寫近義詞。
逐漸——( ) 茂盛——( ) 歇息——( ) 清秀——( ) 挺拔——( ) 頑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