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漁者》教學片段與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2017-12-07  編輯:林儀 手機版

  學生想像驚險的場面,練習朗讀。(聲情并茂)

  師:詩人范仲淹面對此情此景,心里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他心里在想,怎么樣才能幫幫他們呢?

  生:他會想:打魚這么危險,為什么還去打魚呢?干點兒別的事也能養家糊口哇?如果把船賣了,那些錢還可以過日子啊!

  生:(爭論)賣船的錢只能生活一段日子,今后的日子怎么辦?再說了我覺得他們生活在江邊,靠打魚,賣魚生活,別的工作肯定也不好找。

  師:在那個時代,人們貧富分化,那些達官貴族越來越有錢,而貧窮的人們卻更加貧窮,他們為了養家糊口,甘愿冒著生命危險去賺錢,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呀!

  生:我感覺范仲淹很同情他們。

  別的學生也在那兒點頭。

  師:體會了作者的感受,再讀讀古詩。

  ……

  三、教學心得

  上完課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節課得到了領導和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靜下心來,仔細思量,我覺得這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打破了傳統古詩的教學模式

  由于古詩用詞精確,凝煉,年代相隔久遠,所以學生不易理解。那在古詩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呢?在課的開始,我組織學生交流搜集到的關于范仲淹的資料,這樣學生首先對作者的人品以及生活的時代背影有了了解,為后來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做下了良好的鋪墊,然后讀古詩,整體感知。每一首古詩都有它獨特的意韻美,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從整體上去把握。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教學環節,在沒有教師點撥的情況下,初讀古詩后,談自己的體會,最后學生品讀詩句,反復斟琢,在合作,交流,討論,爭論中獲得求知的快樂。從整堂課來看,學生積極動腦,讀、品;品、讀,無不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徹底改變了古詩教學中逐字,逐詞講析的呆板做法。

  2、想象中喚醒學生的思維

  語文是有生命的,語文的生命需要融入主體參與下的不斷生成的語境和涌動的語流之中。在這節課里,我巧妙地運有了“入情通文”。在學生資交流的基礎上,創設情境:在大風大浪里,打魚的人乘著一只像樹葉那樣的小船出沒在江面上,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被大風大浪吞沒,隨時都都有生命危險。學生想象了畫面,感受了這種驚險的場面之后,再去讀文,自然而然地也就入了情,然后,讓學生想象,當詩人面對此情此景的真情實感。

  3、相信學生一定能行

  在這堂課當中,爭論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不少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如:

  (1)如果小船像樹葉那么大,怎么能乘人呢?

  (2)打魚這么危險,為什么他們還冒著生命危險去打魚呢,為什么不干點別的呢?……對于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我沒有做解答,因為我相信學生,他們身上一定蘊涵著巨大的潛能。因此在課堂上,我把主動權交給了他們,果然不同凡響,聽著他們一個個精彩的發言,我以中感慨萬千,問題的答案在哪兒,它就來自于我們教師對學生的信任當中啊!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允許學生爭辯,在這過程當中,學生進行了心與心的傳遞、交流,也就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難點。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日本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精品 |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 色豆豆久久免费网站 | 一级特黄大片欧美久久久久 | 亚洲福利一区福利片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