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群鳥學藝》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閱讀課文。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是認真讀懂課文的每句話,繼續(xù)培養(yǎng)理解句子的能力。這是上一單元“讀懂每一句話”的訓練的深化,也是讀懂每一句的方法的具體運用和檢驗。教學《群鳥學藝》,要著重指導學生自己結合句子理解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每一句話。在了解課文的同時,培養(yǎng)理解能力,在讀懂每句話的基礎上,注意作者怎樣用完整、通順的語句表達要說的意思,為第八單元提出的在說話寫話過程中努力做到用詞準確、把句子寫通順作準備。
《群鳥學藝》是一篇童話,講的是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小燕子向鳳凰學搭窩的本領,結果有的仍舊不會搭,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唯獨小燕子搭得最好。學習這篇課文,要從故事中學習看問題、處理問題的正確方法,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由于這篇課文處于本冊的最后階段,因此,教學時還要加強對以前學過的其它知識和技能進行鞏固和應用。同時,為了配合本校的《小學中年級作文片段訓練》的課題研究,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的:
1.從群鳥學藝的故事中,懂得只有認真、虛心、耐心,才能把本領學到手。
2.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nèi)容。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簡要復述課文,說清前因后果,擴寫課文最后一段,用通順、連貫的話寫下來,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說話、寫話的能力。
由于本課是篇童話,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特別是課文中的對話,既反映各種鳥類的態(tài)度,又點出了它們搭出不同窩的原因,從而體現(xiàn)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讀的教學要貫穿全篇。根據(jù)大綱提出的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的要求,我確定如下的教學重點:
1.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讀出語感,理解內(nèi)容。
2.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簡要復述課文,說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說話、寫話的能力。
教學難點
見重點2。這是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和語言文字組織的綜合訓練,是對本組訓練重點的檢查,也是進行有條理說寫完整連貫的話的嘗試,學生學習有較大難度。
二、說教法
《群鳥學藝》是一篇閱讀課文,內(nèi)容淺顯,富有童趣。根據(jù)課文的這些特點,我準備采用逆讀法、嘗試教學法、表演朗讀法來組織教學,同時還采用觀察法、劃注法,先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直接引出結果,由結果探索原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由于課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在敘述上有相似之處,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先出示思考題提示,接著讓學生劃注、討論,然后進行交流,最后小結這段的學習方法。并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其余幾段。在此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具體的聲像環(huán)境中愉快地獲得知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三、說學法
我準備采用“讀讀、想想、看看、說說、寫寫”的方法來組織教學,由果探因,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教學本課,我主要設計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破題入手,突出結果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一上課,我就圍繞課題直接切入課文內(nèi)容,通過檢查預習,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突出群鳥學藝的三種不同結果。并抓住課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話“只有小燕子的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實,又暖和”,初步了解其遞進關系。具體是這樣設計的:把最后一句分解成兩句:1.小燕子的窩漂亮。2.小燕子的窩又結實,又暖和。讀后讓學生說說這兩句話寫出了燕子窩的哪兩個方面的特點。然后比較這兩個方面哪個更“舒服實用”。學生不難得出正確的結論。再由老師指點:用“不僅……而且……”把這兩個方面連起來,就表示后面的意思比前面的意思更進一步。最后通過朗讀加深對這種關系的理解。
(二)抓住結尾,逆讀全篇
通常的教學,大多采用從頭至尾的講讀,這樣有時難免平鋪直敘,令人乏味。我根據(jù)教材特點,選準學藝結果作為“突破口”,巧妙切入,抓住結尾,逆讀全篇。在讀了課文最后一段之后,抓住三種不同的結果,讓學生思考:哪些鳥仍舊不會搭,哪些鳥搭的窩很粗糙?小燕子搭的窩為什么這樣好?根據(jù)學生對課文的初步理解和生活經(jīng)驗,可了解到:學搭窩的結果不同,是和學搭窩的過程有密切的關系。學生便會產(chǎn)生弄清其中原因的欲望。這樣設置了懸念,激發(fā)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理解課文。
1.抓住結尾,探索緣由
到底哪些鳥仍舊不會搭窩,哪些鳥搭的窩很粗糙呢?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自由輕讀課文第二至五自然段,讓其對此有個大致的了解。接著深入課文,逐段閱讀,弄清如下問題: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是怎么學的?它會不會搭窩(搭的窩怎么樣)?為什么?教師著重引導學生了解這些鳥聽到鳳凰說些什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體會這些鳥學時的態(tài)度和說話時的語氣,指導學生朗讀這部分對話。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及圖畫提示,指導學生用“因為……所以……”句式說清前因后果。為了幫助學生把話說完整,設計如下表格作為提示:
貓頭鷹 不
鳳 會
老鷹 搭
想
烏鴉 很
凰 粗
麻雀 糙
由于這幾個自然段結構相似,因此,我采用嘗試教學法,先指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接著小結該段的學習方法,然后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自學其余三個自然段。這樣就避免了課堂上一問一答的繁瑣形式,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充分體現(xiàn)閱讀課文的教學特點,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