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樹》說課設計及反思

發布時間:2017-11-24  編輯:林儀 手機版

  先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高尚,可以是高尚的人,可以是高尚的行為,從學生自己的理解入手。這樣為理解筑路人的高尚,做好了情感的鋪墊。接著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高尚表現在哪里的詞句,完成第2個教學目標,了解課文內容,知道作者是如何譴詞造句的,理解筑路人高尚的心。原來在備課的時候,我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只想到讓學生去理解為什么說筑路人有一棵高尚的心。趙老師提醒我,要讓學生深入文本,回到語文本身,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課文是讓學生學習語言的一個良好的載體,千萬不要光顧著思想性,這樣,一不小心,就變成思想品德課了。

  在學習作者是如何描寫橡樹的教學中,我選擇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學生首先有直觀的情景。同時,生動的圖片能大大地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利用課文中的兩句描寫橡樹的句子,讓學生把圖片與比喻句相結合,腦海中展開豐富的想象,出現一幅美麗的畫卷,走進文本情景,獲取真實地感受,并把畫的美通過朗讀抒發出來。從草原哨兵中,體會橡樹高大的美、具有強大的生命活力美。再讓學生猜猜樹齡,更能體會這棵橡樹的珍貴。

  學習4、5、6、7、8自然段時,緊緊抓住“沉默不語、嘆氣”,“不可以、也不可以”,“筆直、彎曲”這幾個詞去體會工程師和工人們在進退兩難的情況下,最后選擇了保留橡樹,把路設計成馬蹄形,真是擁有一顆高尚的心。

  五、小結課文。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一段簡短的過渡語,贊揚了筑路人那顆高尚的心。也是主題的提升。有時候,簡單的幾句恰到好處的過渡語,就能讓學生很快的進入情境。

  六、作業練習

  以想象說話訓練做個拓展和延伸,既加強了語言文字訓練,又借助換位體驗,移位想象,激發學生對信息獲取的愿望。借助學生個性的解讀,挖掘文章主旨,升華主題,避免了空洞的說教。

  最后讓學生帶著體會到的感情再次走進文本,以感情朗讀來結束本堂課。

  七、課后反思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有一些遺憾。這只能說明,我的臨場應變能力還不夠強,現場調控能力還有待加強,而思考和實踐是走向成熟的捷徑。

  我想如果能把自己授課的過程全部攝下來,以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的話,一定會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真正做到順學而導。

  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有很多地方都和我原先預料的不一樣的。每個人對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因人而異的。這就決定教師必須敏銳地察覺他們的思維過程,從錯綜復雜的信息中提煉最值得探究的教學問題,帶領學生在文本中走個來回,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揣摩、感悟、體驗、想象去解決心中的問題,把學和教、預設和生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不管“風箏”飛得多遠,“線”永遠在老師的手中。因此,教學是要充分預設的,同樣的教學內容,到不同的班級去教,過程也是不一樣的。教師最要緊的除了扎實的教學功底還要具備現場靈活的調控能力。在細節上,還有很多毛病,比如一開始自己也有些緊張,說明缺少實踐鍛煉的經驗。希望大家提出批評指正。

  總之,在辛苦的過程里,我們會得到自我的提升,搞課題研究、上課都是一樣。我想起一個朋友的話:“做一棵會思考的蘆葦”吧!在過程里,我們感受著快樂!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页一区 | 亚洲一级一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日本 | 中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亚欧日韩欧美网站在线看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