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是“保護環境”。課文通過一個小村莊從環境優美、可愛到最后被大雨沖毀的故事,教育學生要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文章時代感強,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
本課是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依據文本特點、單元訓練重點、新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3、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教材雖短,但語言樸實,含義深刻,所以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應作為教學重點。而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學重點。
二、說教法
由于本課篇幅短小,語言簡潔,但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所以教師作為引導者參與課堂教學的始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與實踐”。本課設計中,我通過觀察、談話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讀代講,讀思結合;同時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個性化表達的能力,以求達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依據學生年齡特點、文本特點和教學目標,采取自主、想象、交流把“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作為本課主要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過程
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采用“定位、切入、探究、拓展”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定位
包括教材分析,目標的達成,重難點的確立以及教學法的選擇,體現在備課前的教學設計上。也就是我以上所說的內容。
二)切入
也就是導課。我通過和同學們談話導入本課的學習。
同學們,“暖冬”這個詞大家聽說過沒有?誰來說說是什么意思?(溫暖的冬天)。以前我們習慣上是怎樣來形容冬天的?只有寒風刺骨、冰天雪地才是真正的冬天。可是,在座的你們幾乎沒有條件來感受真正的冬天所帶來的無窮樂趣。因為全球氣溫升高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是我們人類破壞環境所造成的后果。即便這樣,人類還沒有驚醒,還在肆無忌憚地進行著無休止的破壞。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真真實實的故事——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課件出示課題)。
1、 齊讀課題
2、 滿懷深情地讀
3、 教師板書課題
這樣的導入,一開始就把課內和課外緊密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一石二鳥”之效。
三)、探究
創設情境,激活情感
1、學習第一自然節
1)課件出示課文第一幅插圖。請你認真觀察畫面,結合你看到的來說一說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村莊。
2)這樣的小村莊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美麗、可愛 。板書)看到這美麗可愛的小村莊你的心情怎樣?
3)你能帶著高興的心情把小村莊的美麗、可愛通過你的讀表達出來嗎?(自由讀、指名讀、評讀、師讀、齊讀)
過度:然而,請大家往這里看(課件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和第四自然段的內容)
2、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請你仔細看圖,并讀讀這段話,你來說說小村莊發生了什么變化?(沒有了)
2)誰來說說剛才你讀這段話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沉重、可惜、心里酸酸的)
3)通過朗讀把你的這種心情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