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感悟、想象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通過對詩句的品析,感悟古詩中的意境,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通過調動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對詩句的品析,感悟古詩中的意境,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通過調動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初次見面,老師帶來幾幅美麗的圖片送給你們
(春天的風景圖),猜猜這是什么季節?
你喜歡春天嗎?
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也很喜歡春天,喜歡春天的生機勃勃,喜歡那春意盎然的景象,還寫了很多贊美春天的詩歌。 比如“碧玉妝成一樹高——————”比如“春眠不覺曉,——————”比如“勝日尋芳泗水濱——————”
2、今天老師再送給你們一首春天的詩,讓我們再次走進那美麗的春天,去感受春的多彩。
出示題目《江畔獨步尋花》 從課題中,你了解到什么?(“畔”“ 獨步”“ 尋”什么意思?)
3、還有什么疑問嗎?(誰?)
簡介作者 杜甫,人稱詩圣,他的詩多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而寫這首詩時,杜甫剛結束了他動蕩、流徙的生活,在四川成都西郊外親手建立的草堂內安身。草堂是在朋友和親戚的資助下建成的:表弟給他送來建筑費;朋友送來桃樹秧、綿竹等……草堂是經過詩人三個月的經營在暮春時節落成的。在這草堂,詩人暫時離開了動蕩不安的大世界,他經歷了許多年的饑寒,如今暫得休息,自然間的一切生物,都引起他的關注和羨慕,成為他描摹和歌詠的對象,表現出難得的安然自得的情感。
二、初讀,感悟詩情。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2、指名讀,師評
指名讀,生評價(字音、節奏)。
3、齊讀
4、詩人尋到花了嗎?他還尋到了什么?
5、花、蝶、鶯是很多人都看到過,但是作者卻能將這些景物寫成了千古傳唱的名篇,這其中有什么奇妙之處呢?
三、品讀。
學習古詩,光熟讀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讀懂它,你知道什么讀懂詩句的好辦法嗎?
(結合注釋,查字典,還可以問問同桌)
用上這些方法,試著讀懂這首詩吧。
交流:
1、再讀古詩,哪幾句是具體寫花的?
出示:“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a讀懂了什么?
b匯報:(多)
“花滿蹊”
你見過什么滿了?“——滿——。”想象是什么樣?
這里是什么滿了?“花鋪滿了小路”
花鋪滿了小路是什么樣?(想象)你感受到什么?圖 讀出多、美
鋪滿這條路的都會有些什么花?“——的——花”
感受到什么?讀出美
“壓枝低”
把你的頭低下去,(學生動作)這就叫低。
此處什么低下去了?怎么低下去的?(壓枝低)
你見過什么枝條被壓低?(桃子、杏兒、柿子、、、、、、)(圖片)看到這么多香噴噴的果子,你想干嘛?
花多得把枝條都壓彎了,那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感受到什么?讀出美
c此刻,你就是杜甫,明媚的陽光下,你漫步在鄉間小路上,看到“黃四娘家———(花滿蹊)你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驚嘆、贊美)帶著這種心情齊讀第一句吧!
d是啊,讓我不由得感慨:出示“這里的花真多呀,把小路遮得嚴嚴實實的!”指名讀
你們能像我這樣說一說嗎?
出示:“這里的花真_____ 啊, 把—————— !”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讀出你們各自不同的感受吧!
2、杜甫除了看到很多美麗的花兒,還看到哪些景物?詩中是怎樣形容蝴蝶和黃鶯的呢?(展示課件)
出示:“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a、關于蝶和鶯,你又讀懂了什么?
交流:
蝶: 時時舞: 你見過蝴蝶翩翩起舞嗎?
留連 :留連什么意思?你留戀過嗎?(生交流)
蝴蝶為什么會留戀呢?
b如果我是杜甫,你是蝶兒,我想問問你
對話:杜甫:蝶兒啊,你為什么在這兒飛來飛去不舍得離去啊?
蝶兒:
(多問幾個同學)
杜甫:你有問題想問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