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師生情》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講三位女同學在老師生病住院時,代表全班同學去看望老師,表達了學生尊敬、愛戴老師的深情。
二、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圍繞訓練重點,我確立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老師工作的辛苦,養成尊敬愛戴老師的優秀品質。
2、通過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通過閱讀課文學習作者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方法,理解課文重點語句的意思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體會重點語句的意思及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她們也許……也許……也許……”的含義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為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順利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我采用了以圖導入,整體感知、設置疑問等教學法進行教學,始終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學生運用閱讀法、討論法、想象法和朗讀感知法進行學習。
新大綱指出:語文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我緊緊抓住導入這一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我首先確定了以讀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為重點。以富有啟發性的語言,調動學生讀的興趣。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的去讀,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之情。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使學生感受人物的精神,得到情感的熏陶。其次,確立以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能力作為突破口,抓住文章的重要內容找準想象點,引發學生通過想象把這種猜測想到位。
課前,我設計了多媒體教學課件。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學中,我注意讓圖文并茂的課件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從視覺、角度來刺激學生的感觀,使其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在課堂上營造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討論,自由發言,民主和諧的氣氛,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機會,引發其想象力,誘發其思維力,激發其創造力,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言語實踐中學習語言,在積極的思維中發展思維,在品味語言中啟迪做人,在內容體會中掌握寫作技巧。
總之,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上得到一個升華。
三、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圖導入新授。
出示本課的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從整體到部分,從人物到物品等等一步一步觀察,注意圖中人、事、物之間的關系,并根據圖上的內容,展開合理想象。用幾個簡單的問題導入新課并齊讀課題《師生情》。學生思考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學生們快速找出文中既能總結全文內容,又點明了文章中心的句子。然后進入第二個環節。
(二)體會內容。
1、設置疑問,進行教學。
[!--empirenews.page--]在這個環節中,我采用了用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設置疑問:“同學們為什么都非常尊敬和愛戴王老師?”,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做法是先運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問題:“心意、全班同學的心意分別指什么?”然后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的一至三自然段,理解“心意”、“全班同學的心意”各是什么意思?體會一籃子雞蛋所表達的對老師的問候、祝愿和尊敬之情。"激發思考:"同學們為什么都非常尊敬和愛戴王老師??在這里并不要求學生即可回答,而是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探究學文,調動學習的主動性。
2、課件輔助,重點突破。
這一大段是課文的重點段。我首先提問思考:同學們為什么都非常尊敬和愛戴王老師?王老師在平時是怎樣辛苦工作的?三位女同學在路上商量了什么?來到醫院后,她們遇到了什么事情?她們是怎樣做的?先讓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內容,再提問、討論。
(1)讀課文理解"急匆匆"、"日夜操勞",引導學生總結出:老師愛學生,學生尊敬、愛戴老師。從他們商量的三點意見可以看出三位同學很懂事,很體貼。
來到醫院后,護士不讓他們走進病房,他們順從的點點頭,這表明他們很聽話。
(2)由學習小組讀書研討,劃出他們來到醫院后看王老師的幾個動詞,體會融入其中的思想感情。
(3)引導學生根據:“他們也許……也許……也許……”展開合理想象,根據學生所談,教師點撥。
(4)拓寬思維,討論回答:課文zhong同學們都非常尊敬和愛戴他們的老師,那么我們天天住在學校里的同學們是怎樣尊敬和愛戴自己的老師的呢?老師為了同學們的健康成長有是怎樣辛苦工作的呢?想對自己的老師說點什么嗎?通過這兩個問題,教育學生要尊敬和愛戴自己的老師。
(三)以讀升情。
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貫徹以讀生情的理念,通過個別讀、齊讀、領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達到感情的升華,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讀中悟寫,以達學以致用。
(四)課堂練習。(出示課件)
我設計了兩個練習題,第一是請學生寫出你想對老師說的話,表達自己心中對老師的感情。這個練習題的設置,主要是看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情況,再者,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第二個是課后作業,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背誦,這也是加強記憶力的一個好方法。
總之,本節課,我是"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以拓寬創新思維為主導,以培養能力為目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使學生由樂學到學會,最終達到會學會用。